孙中山和毛泽东是20世纪的两位伟人,对中国历史发展都作出了杰出贡献。他们思想的相似之处是
| A.直接来源于西方启蒙思想 | B.都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产物 |
| C.成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指导思想 | D.包含反帝反封建的内容 |
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中论述了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关系。他指出:“民主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民主革命的必然趋势。”这两个革命阶段能够有机连接的原因是
| A.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 |
| B.俄国十月革命为中国提供了经验 |
| C.民主革命包含了社会主义因素 |
| D.中国特殊国情决定 |
晚清时期,一些仁人志士在意识到中国落后于西方的同时,却又鼓吹“西学中源说”:如薛福成认为,“所谓西学者,无非中国数千年所创,彼袭而精究之,分门别类,愈推愈广,所以蒸蒸日上,青出于蓝也”。就是作为西方政治制度重要组成部分的议院,也成了中国的发明,梁启超认为,“《洪范》之卿士,《孟子》之诸大夫,上议院也;《洪范》之庶人,《孟子》之国人,下议院也”。这种历史现象的出现
| A.是对“中体西用”思想的传承 |
| B.有助于推动当时向西方的学习 |
| C.为学习西方找到了科学的依据 |
| D.受国人盲目排外旧观念的影响 |
与中国明末清初产生的早期民主启蒙思想相比,欧洲启蒙思想的突出特征包括
①代表早期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
②从法律角度证明社会变革的合理性
③反对君主专制④强调“公民意识”
| A.①②④ | B.①③④ |
| C.①②③ | D.①②③④ |
有种由技术驱动的唱片工业的发展,并没有改变以前那种纯粹的“民族”音乐。相反,正是音乐的种种特殊品质——一种不受国家边界束缚的文化形式、可以在时间和空间中任意流动、社会身份与个体身份最为强烈的情感经验来源——是唱片工业起步时不必按照国家的边界进行组织和管理。对这段文字的含义表述最合适的是
| A.音乐具有超越国界的特质 |
| B.唱片工业是音乐全球化的本质 |
| C.国家边界在文化交流中不再存在 |
| D.全球化中的音乐保持了民族特色 |
下图是1917年鲁迅受蔡元培之邀设计的北大校徽,造型是中国传统的瓦当形象,“北大”两个篆字上下排列,上部的“北”字是背对背侧立的两个人像,下部的“大”字是一个正面站立的人像,构成了“三人成众”的意象,给人以“北大人肩负着开启民智的重任”的想象。下列对此校徽理解正确的有
①体现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
②突出了“以人为本”的理念
③反映了新文化运动的主张
④受到了马克思主义的影响
|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