梭伦在国家危亡之际被授予绝对的帝王权力,全国同胞都盼望他能接受,但仍然严辞拒绝;波普利柯拉(罗马共和国的奠基人)基于需要虽然接受一个专困在外的指挥职位,但是却将它转变成民选的官员,不轻易运用手上掌握的全部合法权力。下列选项中与材料所反映的观点相似的是
A.外在压力加速民主政治建设进程 | B.伟人品德推动了民主政治的形成 |
C.民主政治需要强权人物制定规则 | D.人民授予的合法权力不能被滥用 |
1865年创办的江南制造总局,是具有先进技术的“制器之器”的工厂;1899年创办的大生纱厂,是“设厂自救”的棉纺织企业。它们的共同点是()
A.深受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
B.属于近代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
C.属于近代洋务企业 |
D.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
1852年英国驻广州代办密切尔惊异地说:“经过和这么一个大国开放贸易十年之久并且已废除了独立制度而拥有如此庞大人口的中国,其消费我们的消费品竟不及荷兰的一半……这好像是一个奇怪的结局。”出现这一结局的根源是( )
A.清政府继续实施闭关政策 |
B.英国商品倾销仅限于五口及东南沿海地区 |
C.自然经济对外国商品的抵制 |
D.鸦片输入大量增加削弱了购买外国商品的能力 |
“19世纪40年代,□国开始实行自由贸易政策,大幅度□□关税,并与法国等签署了□□关税的双边协议。这一政策也推广到欧洲以外,用武力强迫中国等东方国家□□关税,开放市场。”材料中,□的部分应该填上的词是( )
A.英,降低,增加,减免 | B.美,提高,商定,增加 |
C.英,降低,减免,减免 | D.美,提高,减免,增加 |
1956年关于中国的军事发展方向在中国高层中是有分歧的,不少人主张发展常规武器,所谓“你打你的原子弹,我打我的手榴弹”,而张爱萍将军有一句名言:“再穷也要有一根打狗棍。”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当时中国高层军事发展路线有着不可调和的矛盾 |
B.经过之后十年奋斗中国即将拥有第一根“打狗棍” |
C.当时中国因为经济基础薄弱发展核武器阻力重重 |
D.事实证明张爱萍将军的“打狗棍”战略已被否决 |
下列图片中的发明反映了人类文明交流的发展趋势是
A.在经济全球化方面的物质条件日渐增多 |
B.在世界范围内的经济交往与合作更加紧密 |
C.在时间、范围、信息量、交流方式方面不断改善 |
D.在交通和通讯手段方面呈现工业化趋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