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贽说:“嗟夫!斗筲小人,何足计事,徒失佳偶,空负良缘,不如早自决择,忍小耻而就大计。《易》不云乎: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同明相照,同类相招,云从龙,风从虎?归凤求凰,安可诬也!"从中可以看出,李贽
| A.反对封建礼教 | B.反对盲从孔子 |
| C.反对君主专制 | D.反对儒学经典 |
1926年《北洋画报》曾刊登出《中国人之福耶祸耶?》的漫画。漫画中最大的特征为“女爱日本玩具”“子去美国学习”“母用法国饰品”“父吃美国烟酒”。对漫画解读正确的是
| A.当时中国普通民众生活水平大为提高 |
| B.漫画主要讽刺的是当时的媚外现象 |
| C.当时中国成为西方的头号海外市场 |
| D.全盘西化成为当时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 |
下表是《上海研究资料》记载的1889年和1926年上海外白渡桥通行的交通工具的变化情况(注:1889年数字系3天平均所提,1926年数字则是两天平均所得)该表反映了近代上海
| 年份 |
人力车 |
马车 |
轿子 |
马 |
自行车 |
摩托车 |
公共汽车 |
有轨电车 |
汽车 |
| 1889 |
6984 |
544 |
9 |
11 |
0 |
0 |
0 |
0 |
0 |
| 1926 |
14600 |
0 |
0 |
0 |
3459 |
194 |
172 |
922 |
3764 |
①汽车制造业有所发展②交通工具的各类增加③交通工具日益近代化④传统的交通工具仍占有重要的地位
A. ①②④B. ②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③④
1869年,《教会新报》的一篇文章写道:“外国生产皆归男医接生,虽经此例,似不成规矩。……男归男医,女归女医,岂不至善也!”此材料反映出当时的中国
| A.人们难以接受西方医学知识 |
| B.西方男女平等观念逐渐深入人心 |
| C.旧的风俗习惯受西方民主思潮的冲击 |
| D.虽已开放,但人们的思想还比较保守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实际情况相结合的过程。下列事件中能够体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是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②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③“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④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
| A.①②④ | B.②③④ | C.①②③ | D.①③ |
英国金融时报载:“自1978年以来,中国企业有三次创业的高潮点,分别是1984年、1992年和2001年。”催生这三个创业高潮点的动因分别是
| A.建立5个经济特区我、邓小平“南方谈话”、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确立 |
| B.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确立、三个代表理论的提出、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
| C.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开放开发上海浦东、确立党在新时期的基本路线 |
| D.扩大企业自主权、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确立、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