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收乡长、镇将之权悉归于县,收县之权悉归于州,收州之权悉归于监司,收监司之权悉归于朝廷。”这一做法
| A.使中央集权得到加强 | B.削弱了地方割据的物质基础 |
| C.提高了地方行政效率 | D.造成了地方政府人浮于事 |
1936年12月28日,美国《时代》周刊以大量篇幅报道了西安事变,而封面人物选择的是正在视察军队的日本裕仁天皇。这反应映出《时代》周刊
| A.意在鼓动日本,实现东亚共荣 | B.希望示好日本,结成美日同盟 |
| C.主张压制中国,渗透美国势力 | D.关注中国局势,担心中日战争 |
与辛亥革命相比,国民革命运动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 A.建立了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 B.最广泛地发动了人民群众 |
| C.建立了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革命统一战线 | D.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
辛亥革命后,社会上流传着一首打油诗:“大半旗妆改汉装,宫袍裁作短衣裳。脚跟形势先融化,说道莲钩六寸长。”对此诗的理解正确的是
①诗中涉及服饰改革和不缠足两种社会现象
②当时服饰改革迅速推广到全国各地
③服饰改革紧跟社会变革的步伐
④国人的服饰明显受到西方工业文明的影响
| A.①② | B.①④ | C.①③ | D.③④ |
辛亥革命“不过是宗法式的统一国家及奴才制的满清宫廷瓦解之表征。至于一切教会式的儒士阶级思想,经院派的诵咒书符教育,几乎丝毫没有受伤”。这一评价
| A.代表了新文化运动时期的认知水平 | B.对思想启蒙方面的局限性认识不足 |
| C.肯定了反对专制、追求民主的愿望 | D.基本上不符合辛亥革命的历史事实 |
1898年春,适逢甲午惨败,日本逼签条约,康有为等人联络各省官员上书宣统帝,要求拒签条约,进行资产阶级革命,史称公车上书。以上表述中需要更正的地方有几处:
| A.1处 | B.2处 | C.3处 | D.4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