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是民国时期各种资本在中国产业资本总额中所占比例(%)。对此表分析正确的是
| |
1913年 |
1920年 |
1936年 |
| 中国民族资本 |
18 |
24 |
59 |
| 中国官僚资本 |
26 |
25 |
8 |
| 在华外商资本 |
56 |
51 |
33 |
A.民国时期外资长期在中国占主体地位
B.民国时期民族资本主义逐步发展
C.抗战之前国民政府的官僚资本体系最终形成
D.世界局势决定着中国经济的发展方向
宋朝学者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载,“若只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这种现象得益于:
| A.造纸术的改进 | B.雕版印刷术的推广 |
| C.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 D.王祯发明木活字 |
春秋战国时期,思想界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下面是几位思想家的言论:
甲.“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
乙.“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
丙.“以德兼人者王,以力兼人者弱,以富兼人者贫,古今一也”
丁.“人与人相爱则不相贼,君臣相爱则惠忠,父子相爱则慈孝,兄弟相爱则调和”
其中一位与其他三位派别不同,这一位是:
| A.丁 | B.丙 | C.乙 | D.甲 |
1918年苏俄一位市民拿100卢布在市场上购买了100斤粮食,以下判断及理由正确的是
| A.假的。当时形势严峻、物价上涨,粮食不可能那么便宜 |
| B.假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不允许自由买卖的 |
| C.真的。国家实行余粮收集制,人们只能去买 |
| D.真的。苏俄政府修改了原有政策,允许自由贸易 |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在一战期间的发展状况,用下列哪句诗来形容最恰当
| A.万马齐喑究可哀 | B.小荷才露尖尖角 |
| C.千树万树梨花开 | D.无可奈何花落去 |
著名经济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林德贝克批评说,“这种经济患上了‘动脉硬化症’,对劳动缺乏刺激作用,带来了社会发展的放慢或停滞”。他所批评的是
| A.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 B.自由资本主义经济 |
|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 D.高度发达的福利经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