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我国跨世纪的四大工程示意图,读图后完成:
请选择其中一项工程,根据你所学的知识,分析建设该工程的艰巨性以及工程建成后的重要意义。
西电东送工程中,全国有北、中、南三线,请说出北线与南线各主要依靠何种能源产生巨大的电能输出,电力各输往哪一主要工业区。
线路 |
依靠能源 |
输往工业区 |
北线 |
|
|
南线 |
|
|
|
|
|
[选修6---环境保护]
图甲为我国西南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①地以上流域是A城的饮用水水源地。图乙为图甲中河流实测化学耗氧量COD(mg/L)水质状况曲线图(注:COD的数值越大,则水体污染越严重)。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描述②水文站实测水质随时间变化的特点并分析原因。(9分)
(2)简述A城进行水源地保护的可行性措施。
[选修5---自然灾害与防治]
图甲为渤海发生某次强风暴潮时的天气系统图,图乙为此次风暴潮发生时渤海海域的海面水位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推测渤海沿岸此次风暴潮灾情的空间分布特点,并分析其气象原因。
(2)简述减轻风暴潮灾害的措施。
(37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国南部沿海地区图。
材料二 上图中M地土地利用结构调整方案(表一)及经济、环境效益比较(表二)。
材料三长三角与珠三角国际直接投资额和进出口贸易总额占全国比重的变化图。
(1)简述我国南部沿海地区地理位置对该地区经济活动的有利影响。
(2)比较M、N两地冬季气温,哪地更高?并分析原因。
(3)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角度, 在A、B两种方案中为M地选择更合理的一个,并说明理由。
(4)与珠江三角洲比较,长江三角洲1992-2007年国际直接投资额和进出口总额占全国的比重有什么变化?试分析其原因。
【选修6——环境保护】
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近年来,“镉大米”、“重金属蔬菜”、“血铅事件”等土壤污染案件频频见报,引起公众极大关注。以下调查结果来自环境保护部与国土资源部2014年4月联合发布的《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
表:土地污染地区分布
材料二据有关调查,在珠三角地区,不适宜种植农作物的污染土壤占到土壤总面积的22.8%,工业污染是最大祸首,一次性餐具造成的白色污染及居民生活污染也不容忽视。针对上述问题,政府有关部门回应,当前我国土壤污染防治法尚未出台,土壤污染修复的技术规范还没建立,现有的土壤修复技术也不成熟,治理土壤污染任重道远。
(1)结合材料,描述我国土壤污染的现状并简要分析其危害。
(2)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就公民在保护土壤资源方面提出建议。
【选修5——自然灾害与防治】
下图所示区域地处青藏高原东部边缘的断裂带,2013年4月20日,这里发生了7.0级强烈地震,2013年4月21日夜至24日,震区出现多次降雨,本次地震后,图示区域发生了严重的次生地质灾害。
(1)指出地震后该区发生的地质灾害并说明原因。(9分)
(2)简述政府为减小地震灾害带来的损失应采取的措施。(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