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我国珠江三角洲某市人口增长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有关该市人口数量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从总体上看,该市人口数量的变化以机械增长为主 |
| B.该市人口数量呈下降趋势 |
| C.影响该市人口迁移的因素是政治因素 |
| D.该市人口自然增长率呈上升趋势 |
近年来该市人口机械增长呈下降趋势,其原因正确的是
| A.因经济发展速度减缓而出现“民工荒” |
| B.生态环境恶化,人口迁入量减少 |
| C.由于京津唐、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的发展 |
| D.农村生存环境已好于城市 |
为了冬季采光,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对不同纬度带的住宅间的合理间距有明确规定。分析下表(表中H是住宅的高度),完成小题。
我国部分城市住宅的日照间距
| 城市 |
冬至正午太阳高度 |
日照间距 |
|
| 理论 |
实际采用 |
||
| ① |
24°45′ |
2.02H |
1.7H |
| ② |
40°28′ |
1.18H |
1.2H |
| ③ |
35°21′ |
1.41H |
1.1—1.2H |
| ④ |
26°36′ |
1.86H |
1.6—1.7H |
上表中的四个城市中所处纬度从低到高依次是()
| A.①②③④ | B.①④③② | C.②①③④ | D.②③④① |
冬至日,四个城市白昼最长的是()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根据表中信息,在北京修建两栋20米高的住宅楼,其理论日照间距约为()
| A.23米 | B.28米 | C.37米 | D.40米 |
上表反映出我国建筑物的日照间距()
| A.由南向北逐渐缩小 | B.由南向北逐渐扩大 |
| C.由西向东逐渐缩小 | D.由西向东逐渐扩大 |
下图中的a、b、c表示经度120°大陆上某地在二分二至日时的正午太阳高度状况,据此完成(1)-- (2)题。 
该地可能位于()
| A.澳大利亚 | B.新西兰 | C.中国 | D.美国 |
当阳光以a所示角度射入该地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漠河地区出现白夜 |
| B.北京昼长小于青岛 |
| C.密西西比河水位逐渐上涨 |
| D.长江中、下游地区正在收割早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