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口负担系数”指一定区域内的老年人口数量与劳动年龄人口(15-64岁)数量之比,下图为2010年我国老年人口负担系数空间分布图,该图反映出
A.东部省区和中部省区的养老负担均大于西部省区 |
B.中部地区的老年人口数量最多 |
C.人口负担系数大的省区,主要是因为人口自然增长快 |
D.广东省老年人口负担系数小,与人口的迁入有关 |
图是城市形成与发展区位示意图,图中a、b、c表示城市发展过程。读图回答下列各题。有关城市发展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城市的形成都经历了a过程 | B.b过程只出现在沿海地区 |
C.c过程早期与商业活动关系密切 | D.大城市的形成只受一种因素影响 |
下列城市的形成经历了a过程的是()
A.武汉 | B.兰州 | C.大庆 | D.深圳 |
以a过程形成的大城市,为防止出现城市问题应()
A.扩大城市面积,分散布局工业 |
B.控制外来人口,减小就业压力 |
C.优化产业结构,关停并转污染企业 |
D.植树造林,退工还农,恢复生态环境 |
图为河北“环京新城”位置示意图。依据图文材料,回答下列各题。
材料:2009年11月26日,广东商企投资环北京园区招商推介会在广州举行,共话“珠三角”产业转移的道路,共谋“环渤海”产业承接的方向。由于工资、地价、燃料和’电力等费用的不断上涨,广东省原有产业逐渐失去了竞争力。河北环京新城则给相对饱和的广东经济圈带来了更为宽广的发展平台。环京新城吸引珠三角企业迁入的主要原因是()
A.劳动力价格和生产成本较低 | B.科技力量雄厚 |
C.两地原有工业企业类型相同 | D.两地联系交通便利 |
珠三角产业向环渤海地区转移将()
A.带动环渤海地区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 |
B.促进珠三角地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
C.使得环渤海地区由于城市化带动工业化 |
D.利于两地改善交通条件、缓解就业压力 |
环京新城建设对该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影响是()
①加快河北省城市化进程②利于北京分散城市职能
③加快北京周边交通建设④促进北京工业快速发展
A.①③④ | B.①②④ | C.①②③ | D.②③④ |
图为我国东南沿海某城市2008年和2009年两大产业结构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第一产业产值保持稳定不变 | B.目前该市以第二产业为主 |
C.2009年第三产业比重最大 | D.产业结构应坚持均衡发展 |
该市目前发展I面临“资源、能源短缺;进一步发展需要更多劳动力,而城市已经
不堪人口重负;环境承载力达到极限”的忧虑。对此,你认为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A.加大科技投入,减少企业数量,发展第三产业 |
B.实行区域经济合作,进行资源、能源的跨区域调配 |
C.引进高技术人才,限制外来人口进入,控制人口规模 |
D.严格土地管理,提高土地价格,缓解土地紧缺的局面 |
图为我国部分省区分布图。,依据图表回答下列各题。
下表为我国四省(区)人口及部分自然资源统计数据(2006年)图中地形类型相对单一的省(区)是()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有关四省(区)农业生产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省(区)西部是该省种植业集中地区 |
B.乙省(区)是我国著名的粮食产区 |
C.丙省(区)南部农业耕作制度一年三熟 |
D.丁省(区)以灌溉农业和牧业为主 |
表中序号与图中甲、乙、丙、丁各省(区)排序一致的是()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④、③ |
C.④、③、②、、① | D.③、④、①、② |
下列关于各省情况的对比,正确的是()
A.耕地面积①比②小,因此,山区面积①比②大 |
B.水资源总量(②比③多,因此,年降水量②比③大 |
C.木材总蓄积量③比④少,因此,森林覆盖率③比④低 |
D.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①比③小,因此,乡村人口比重①比③大 |
图甲、乙分别示意京、津、冀都市圈2000年人口密度分布和人口增长率。据图回答下列各题。该都市圈人口密度分布特点为()
A.京、津、石家庄等直辖市最高 | B.东南部地区大于西:化部地区 |
C.由东南地区向西北地区递减 | D.由中心地带向周边地区递减 |
应用GIS技术在图8甲基础上制作图8乙,需要添加的数据是()
A.各行政区边界的数值 | B.2000年各行政区人口数量 |
C.各行政区面积的比值 | D.1999年各行政区人口数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