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安世仪状魁硕,音吐如钟。初除①谏官,未拜命,入白母曰:“朝廷不以安世不肖,使在言路。倘居谏官,须明目张胆,以身任责。脱②有触忤③,祸谴④立至。主上方以孝治天下,若以老母辞,当可免。”母曰:“不然,吾闻谏官为天下诤臣,汝父平生欲为之而弗得,汝幸居此地,当捐身以报国恩,正得罪流放,无问远近,吾当从汝所之。”于是受命。在职累岁,正色立朝,扶公道。其面折庭争,或帝盛怒,则执简却立,伺怒稍解,复前抗辞。旁侍者远观,蓄缩悚汗,目之曰:“殿上虎”,一时无不敬慑。
(选自《宋史》)
【注释】①除:任命,受职。②脱:倘若,如果。③忤(wǔ):违反,抵触。④谴:贬谪。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若以老母辞( ),当可免 (2)吾当从( )汝所之
(3)或( )帝盛怒 (4)目( )之曰:“殿上虎”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的意思。
伺怒稍解,复前抗辞。
译: 从选文中可以看出刘世安是怎样的一个人?
答:
初,晖①同县张堪素有名称②,尝于太学③见晖,甚重之,接以友道,乃把晖臂曰:“欲以妻子托朱生。”晖以堪先达④,举手未敢对,自后不复相见。堪卒,晖闻其妻子贫困,乃自往候视,厚赈赡⑤之。晖少子怪而问曰:“大人不与堪为友,平生未曾相闻,子孙窃怪之。”晖曰:“堪尝有知己之言,吾以信于心也。”
(节选自《后汉书》)
【注释】①晖:朱晖,与张堪同为东汉人。②名称:名声,名望。③大学:汉朝设在京城的最高学府。④先达:指有道德、有学问的前辈。⑤赈赡:救济,周济。解释下列句中的划线词语。
(1)晖同县张堪素有名称(2)乃把晖臂曰
(3)举手未敢对(4)子孙窃怪之下列句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欲以妻子托来生
A.属予作文以记之 | B.晖以堪先达 | C.不以臣卑鄙 | D.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晖闻妻子贫困,乃自往候视,厚赈赡之。结合文中朱晖的言行说说他是个怎样的人。
10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徒以有先生也()天下缟素()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翻译下面画线句子。
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外交辞令往往委婉含蓄,隐藏着“潜台词”,听话者应该仔细揣摩,才能灵活应付。请揣摩下列句子,说说其“潜台词”是什么。
(1)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
(2)与臣而将四矣----------------------------------------------------用自己的话简要回答:唐雎是怎样让秦王理屈词穷的?
结合课文中提到的“士”,以及古人对“士”的评价,探究一下古代“士人”指的是具有怎样精神品质的人。
古人的评价: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已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吕氏春秋.正名》:“事亲则孝,事君则忠,交友则信,居乡则悌。此真所谓士已”。
阅读课外文言文,完成题目。
张仪受笞
张仪已学而游说诸侯。尝从楚相饮,已而楚相亡璧。门下意张仪,曰:“仪贫无行,必此盗相君璧。”共执张仪,掠笞数百。不服,释之。
其妻曰:“嘻!子毋读书游说,安得此辱乎?”张仪谓其妻曰:“视吾舌尚在不?”其妻笑曰:“舌在也。”仪曰:“足矣!”
(后)张仪既相秦,为文檄告楚相曰:“始吾从若饮,我不盗而①璧,若笞我。若善守汝国,我顾②且③盗尔城!” (选自《史记》卷七十《张仪列传》)
【注释】①.而:同“尔”,你的。②.顾:却,反而。③.且:将。解释下列划线的词。
①.掠笞数百()②.安得此辱乎()③.已而楚相亡璧()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若善守汝国,我顾且盗尔城!其妻笑曰:“舌在也。”仪曰:“足矣!”张仪的“足矣!”的言外之意是什么?
张仪受辱后,他并没有消沉下去,而是继续努力,终成大业,这表现了他怎样的性格特征?
阅读课内文言文,完成题目。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秦王拂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解释下列句中划线词的含义。
①.故不错意也 ()②.寡人谕矣 () ③.长跪而谢之曰 ()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品味以下语言,按要求回答。
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这句话的言外之意是什么?从第三段秦王的“挠”、“谢”和“谕”中可以看出他当时怎样的性格特点?请选用两个成语来形容一下。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题目。
包拯字希仁,庐州合肥人也。……知天长县,有盗割人牛舌者,主来诉。拯曰:“第①归,杀而鬻②之。”寻复有来告私杀牛者,拯曰:“何为割牛舌而又告之?”盗惊服。
徙知端州,迁殿中丞。端土产砚,前守缘贡,率取数十倍以遗权贵。拯命制者才足贡数,岁满不持一砚归。
召权知开封府,迁右司郎中。拯立朝刚毅,贵戚宦官为之敛手,闻者皆惮之。人以包拯笑比黄河清。童稚妇女,亦知其名,呼曰“包待制”。京师为之语曰:“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旧制,凡诉讼不得径造庭下。拯开正门,使得至前陈曲直,吏不敢欺。
拯性峭直,恶吏苛刻,务敦厚,虽甚嫉恶,而未尝不推以忠恕也。与人不苟合,不伪辞色悦人,平居无私书,故人、亲党皆绝之。虽贵,衣服、器用、饮食如布衣时。尝曰:“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者,不得放归本家,死不得葬大茔③中。不从吾志,非吾子若孙也。”
(节选自《宋史•包拯传》)
【注释】①第:只管。②鬻:(yù)卖。③茔:(yíng)墓地。用斜线(/)给下面句子标出朗读停顿。
拯命制者才足贡数解释下列句中划线字词。
(1)寻复有来告私杀牛者()(2)率取数十倍以遗权贵 ()
(3)凡诉讼不得径造庭下()(4)使得至前陈曲直()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拯立朝刚毅,贵戚宦官为之敛手,闻者皆惮之。
(2)与人不苟合,不伪辞色悦人。民间把包拯称为“包青天”,你认为老百姓这样称呼他的原因是什么?请结合原文简要分析作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