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紫藤萝瀑布》选段,完成后面题目。(10分) 
但是我没有摘。我没有摘花的习惯。我只是伫立凝望,觉得这一条紫藤萝瀑布不只在我眼前,也在我心上缓缓流过。流着流着,它带走了这些时一直压在我心上的焦虑和悲痛,那是关于生死谜、手足情的。我沉浸在这繁密的花朵的光辉中,别的一切暂时都不存在,有的只是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
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芳香,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忽然记起十多年前家门外也曾有过一大株紫藤萝,它依傍一株枯槐爬得很高,但花朵从来都稀落,东一穗西一串伶仃地挂在树梢,好像在试探什么。后来索性连那稀零的花串也没有了。园中别的紫藤花架也都拆掉,改种了果树。那时的说法是,花和生活腐化有什么必然关系。我曾遗憾地想:这里再看不见藤萝花了。
过了这么多年,藤萝又开花了,而且开得这样盛,这样密,紫色的瀑布遮住了粗壮的盘虬卧龙般的枝干,不断地流着,流着,流向人的心底。
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我抚摸了一下那小小的紫色的花舱,那里满装生命的酒酿,它张满了帆,在这闪光的花的河流上航行。它是万花中的一朵,也正是一朵一朵花,组成了万花灿烂的流动的瀑布。
在这浅紫的光辉和浅紫色的芳香中,我不觉加快了脚步。
1982年5月6日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选文第一段,写作者伫立凝望一树盛开的紫藤萝花,睹物睹景而有所思考,有所释怀。
B.选文第二段,作者调动了视觉、嗅觉、听觉等,回忆过去,与下段“花盛”形成对比。
C.选文第三段,描写紫藤萝花的勃勃生机,实际上是赞美了生命遇困境后的顽强和美好。
D.选文结尾部分,写出作者由现实中花的勃勃生机悟到“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的哲理。

根据提示,品味语句。
(1)但花朵从来都稀落,东一穗西一串伶仃地挂在树梢,好像在试探什么。(说说句中运用拟人修辞的作用)
(2)藤萝开花了,而且开得这样,这样。(结合加点字,说说句子的含义)
结合下面的【资料链接】,对选文中“一直压在我心上的焦虑和悲痛”一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的“焦虑和悲痛”体现她对身患癌症的同胞弟弟的骤然去世而感到异常的痛苦。
B.“焦虑和悲痛”体现她对“文革”后,正大有作为时却“凋谢”的知识分子的悲悯。
C.“压在我心上的焦虑和悲痛”体现了“我”伫立凝望紫藤萝瀑布时,仍然悲观的情绪。
D.此句与下文中的“我沉浸在……宁静和生的喜悦”所表现的情绪明显有矛盾之处。

【资料链接】
链接一
“1982年10月28日上午7时,他去了。”
……
我哭小弟,哭他在剧痛中还拿着那本航空资料“想再看看”,哭他的“胃下垂”、“肾游走”;我也哭蒋筑英抱病奔波,客殇成都;我也哭罗健夫不肯一个人坐一辆汽车!我还要哭那些没有见诸报章的过早离去的我的同辈人。他们几经雪欺霜冻,好不容易奋斗着张开几片花瓣,尚未盛开,就骤然凋谢。我哭我们这迟开而早谢的一代人!                                                       选自宗璞《哭小弟》
链接二
蒋筑英:(1938-1982),浙江省杭州人,全国劳动模范。中国著名的光学科学家,1982年6月,蒋筑英到外地工作,由于过度劳累,病情恶化,不幸在成都逝世。终年44岁 。
罗健夫:(1935-1982),湖南省湘乡县人,1965年,开始研究微电子技术。随后投入新中国科研建设事业中,为中国科研事业做了伟大贡献。是中国新一代知识分子的楷模,被誉为“中国式的保尔”。1982年因病去逝,享年47岁。

科目 语文   题型 现代文阅读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心的第三道门
爸说妈是我气死的,他为了多活几年,只好任我自生自灭了。
⑵爸又给我娶了个后妈,我全当没这个人,好多天没理她。
⑶那天晚上,说不管我的爸死皮赖脸检查我的作业,结果是给了我两耳光,命令我把所有错题每道做一百遍,通宵做!我就做,不信他不睡觉。后妈竟坐在我身边伸头看我的作业,看着哇哇地尖叫,小孩子似的。爸问她叫什么叫,她还叫:“天哪!这是小学作业吗?我记得我中学的题也没这么难啊!还有没有天理啊!这不要孩子的命吗!……”爸气得直翻白眼。
⑷我偷笑,这后妈挺好玩的!
⑸后妈很烦人,但我越来越喜欢让她烦。爸不在家时,她比我还贪玩,求我帮她搞一搞QQ空间,求我在她日志上写几句话,求我修改一下她“创作”的手机幽默短信,求我帮她给小狗洗澡……她那温柔诚恳又可怜的样子让我不能不帮,因为我特别喜欢为人之师为人老大,很过瘾。特别是她那张狐狸嘴巴,没多久就让觉得我是个大天才大能人了,开始趾高气扬地接过她奉上的零花钱,连谢谢也不用说。
⑹只有一点我比较反感。后妈很喜欢看我的作业,虽然全是夸我,但也不是味儿。比如,5道题有一道打了对钩,她就专说那道,惯性惊叫:“天哪!这么难的题你也能做对?……”我就推她走说别烦我。
⑺奇怪的是,就因为让她惊叫多一点,我开始努力让作业本上的对钩多一点儿。有一天,我的数学六道题全对,后妈看时却没有惊叫,我抬头看她时,发现她在流泪!轮到我惊叫了:“你神经病呀你!”她一边擦脸走一边说:“对不起,我不小心把自己当你亲妈了,我的孩子竟全做对了……这要受多少苦啊!……”
⑻我呆了老半天,不知所措。
⑼其实我最大的错只是泡泡网吧,记得亲妈为拉我出网吧曾当众大哭,然后一头撞向游戏机……这一点后妈比较好,她从来不说我,有一次,我半夜悄悄进家,爸扑上来要打死我,后妈扑身护我,尖叫:“孩子不玩谁玩?就玩!就玩!……”爸仰天长叹:“完了!完了!这个家完了!”
⑽那个星期天,我正在网吧激战,后妈竟给我送饭来了!我叫:“你怎么知道我在这里?”后妈噘嘴说:“你看看几点了!我找你找了6个网吧!”我看表,下午4点了,我已经玩了7个小时!
⑾后妈第三次把饭送到我机台上时,我接连叹了三口气,站起来,说:“妈,我们回家吧!”
⑿后妈大张着嘴愣着不动,我拉她走时,她抱住我哇地哭了!我又急又羞,拉她走,她边走边哭,捂着嘴哭。
⒀一进家,爸一脸杀气,并不理我,吼后妈:“你给玩游戏的混蛋送饭?你想把他送到监狱?你安的什么心?你给我滚!”
⒁我牙关咬响!
⒂后妈却不恼,又哭了,哭着扑到爸怀里,说:“你知道吗?孩子叫我妈了,叫我妈了。你知道吗?”
⒃爸愣了,看后妈,看我。我不理他,我没想到,我只是不小心叫了声妈竟把她感动成这样,这也太……
⒄爸比我还无知,竟又吼后妈:“鼓励儿子学坏的妈,没有更好!”
⒅我愤怒了,同时想到了最解气的办法。
⒆我说:“妈,你到这边来!”
⒇后妈很听话,离开爸,走到我指的地方。
(21)我给后妈跪下,说:“妈,你放心,我以后绝不进网吧,一次也不进,我还要让我的作业全是对钩,我要争全校第一!”
(22)说罢,我狠狠地瞪了爸一眼,站起来进屋,用力关上了门。
(23)我听见后妈一个劲儿说谢谢你孩子谢谢你孩子……我哭了。我不仅是为后妈哭,还有亲妈,还有爸——在后妈反复看我作业时我就明白她是在“欲擒故纵”家教法,是想让我学好,我也想到了,这么多年,亲妈和爸也同样是想让我学好,我为什么只听后妈的话呢?
(24)我想对爸说:我的心有三道门,第一道门是开着的,爸妈随便进;第二道门是关着的,爸妈总是不敲门就进;第三道门锁上了,钥匙藏在我的心里了,再想进来就得先要钥匙,要用心来要。
文章围绕后妈写了后妈的很多事,请你仔细读文章写出其中的两件。
结合全文说说后妈是一个怎样的人?
文章第11小节写道:“后妈第三次把饭送到我机台上时,我接连叹了三口气……”请结合上下文揣摩“我”当时的心理活动,并把心理活动写下来。
文章第23小节说:“……这么多年,亲妈和爸也同样是想让我学好,我为什么只听后妈的话呢?”结合全文请你说说为什么我只听后妈的话呢?

温暖的小刀
那年春末,我到一所中学去监考。
发卷的时候,我发现,靠近讲台的一个女生怪怪的,左手藏在袖口里,遮遮掩掩,不愿伸出来。和我一起监考的,是另一所学校的一位女老师。大约,她也注意到了这个细节。随后,我俩便开始留意这个女生。在我们想来,她袖口里的那只不愿示人的手,一定藏着什么秘密。
考场里静悄悄的,学生们都在全神贯注地答题。只有这个女生,一边答题,一边有意紧握着她的那只手,一边还不自觉地环顾着左右,神色紧张而怪异。这愈加坚定了我们的怀疑:她的手里一定攥着小纸条或者其他用来作弊的东西。
然而,我们错了。半小时后,也许女生做题做得太过专注,一不小心,露出了自己的左手——天哪,这个女生的左手居然没有手指头。
原来,她竟是一个有残疾的学生!
这多少有些出乎我们的意料。愧疚之余,不禁心生悲悯。那位女老师,更是一脸的痛楚,小声地嘟囔着:“怎么会是这样,多可怜的孩子啊,多可怜的孩子。”
考试进行到一半的时候,有一道地理题需要改动。办公室送来了一沓纸片,纸片上,印着一个阿拉伯国家的地形图。我们分发给了学生,然后让他们各自粘贴在试卷的答卷纸上。由于是临时赶印出来的,太过匆忙,这些纸片裁剪得很粗糙,考生们只有自己动手把四个毛边撕去,大小合适,才能贴在试卷上。
这下可难为了这个女生。大约,她还是不愿让别人看到她的那只手,就用左胳膊使劲压紧纸片,右手一点一点地撕。可是,那张小纸片仿佛不听话,只要她一用力,就从她的胳膊下跑出来,再压下去,再跑出来。她急得都有些冒汗了。
“这位女同学,我可以帮你吗?”女老师走过去,俯下身子,声音低低地征询女生的意见。女生抬起头,看了看,迟疑了一下,还是把纸片给了她。
女老师并没有立即动手,她把那张纸片放在讲台上后,便在满考场里寻找着什么。我有些纳闷,这不是很简单的一件事嘛,她究竟想要干什么呢?
不一会儿,女老师从一个学生那里找到了一把小刀。然后,她坐在讲台前,一点一点小心翼翼地裁着那张纸片,“哧——哧——”,小刀割裂纸片的声音很好听。我和女生看着她做这一切。她专注的神情,仿佛是在完成一件精致的手工艺品。
随后,她微笑着把这张小纸片轻轻地放在女生的桌子上。女生欠了欠身子,低低地说了声谢谢。她拍了拍女生的肩膀,说:“赶紧答题吧”,便走开了。
然而,我还在纳闷着。一张小纸片,用手也完全可以撕得很整齐,为什么一定要找把小刀来呢?
考试结束后,我道出了心中的不解。那位女老师笑了,说:“这个女生所残缺的,是一只手。我不想在她面前,用自己灵巧的手指头去撕那张纸片,那样的话,会撕碎这个女孩的心。我满考场去寻找一把小刀,就是想借助小刀,避开对她的这种伤害。”
一直以来,小刀在我心中不过是一片冰冷的铁片而已。而那年春天我懂得了,原来即便是锋利而冰冷的一片小刀,也会折射出人性的光辉。
本文以“温暖的小刀”为题,有什么含义?
理解第二段末句中在“秘密”在文中具体指:
通读全文,写出作者的感情发生了哪些变化?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
本文刻画的人物细节尤为精彩,请品析划线句。
假若你是那个女生,考试结束后,你会怎样表达对老师的感激之情。

两角钱
有时只是举手之劳,就能帮助别人,但我们对好多举手之劳的事情却总是熟视无睹,而不愿意伸出手来。
那天下午,我去邮局寄信,人很多,大多是在附近工地干活的民工,才想到是他们发工资的日子,在给远在千里之外的家里寄钱。
我寄了一摞子信件,最后算邮费,掏光了衣袋里所有的零钱,还差两角钱。我只好掏出一张一百元的票子,请柜台里的女服务员找。她没有伸手接,望了望我,面色不大好看。为了两角钱要找一百元的零头,这确实够麻烦的,难怪她不大乐意。
我下意识弯腰又翻裤兜的时候,和一个男孩子的目光相撞。他穿着满是尘土的工装,就站在我旁边的柜台的角上,个头才到我的肩膀,瘦小得像个豆芽菜。我发现他的眼光里流露着犹豫的眼神,抿着嘴,冲我似笑非笑的样子,有些怪怪的。而他的一只手揣在裤袋里,活塞一样来回动了几下,似掏未掏的样子,好像那里藏着刺猬一样什么扎手的东西。这更让我感到奇怪了。
没有,裤袋也翻遍了,确实找不出两角钱。我只好把那张一百元的票子又递了上去,服务员还是没有接,说了句:你再找找,这才两角钱还没有呀。可我确实没有啊,我有些气,和她差点没吵起来。
这时候,我的衣角被轻轻拉了一下,回头一看,是那个男孩子。我看见他的手从裤袋里掏了出来,手心里攥着两角钱:“我这里有两角钱。”说完这句外乡口音很重的话,他羞涩地脸红了。原来刚才他一直想帮助我,只是有些犹豫,是怕我拒绝,还是怕两角钱有些太不值得?我接过钱,有些皱巴巴的,还带有他手心的温热,虽然只有两角钱,我还是谢了他。他微微地一笑,只是脸更有些发红了,真是一个可爱的孩子。
寄完信,我去附近的超市买东西,破开了那一百元的票子,有了足够的零钱。我又回到邮局里,不过,那时已是落日的黄昏,不知那个孩手还在不在?我想如果那个孩子还在,应该把钱还给他。
他还真的在那里,还站在柜台的角旁,那些民工还没有汇完钱,他是在等着大人们一起回去。我向他走了过去,他看见了我,冲我笑了笑,因为有了那两角钱,我们成了熟人,他的笑容让我感到一种天真的亲切,很干净透明的那种感觉。
走到他的身边,我打消了还那两角钱的念头。我不知道这样做对不对,但看到他那样的笑,总觉得他是在为自己做了一件帮助人的好事,才会这样的开心。能够帮助人,而且是举手之劳的事情,尤其是帮助了一个看起来比自己大许多的大人,心里总会产生一种美好的感觉吧。我当时就这样想,干嘛要打破孩子这样美好的感觉呢?一句谢谢,比归还两角钱,也许更重要吧?我轻轻地抚摸了一下他的头,问了问:“还没有走呀?”然后,我再次郑重地向他说了声:“谢谢你啊!”他的脸上再次绽放出笑容。
以后,我多次去过那家邮局,再也没有见过那个孩子,但我怎么也忘不了他。他让我时时提醒自己,面对一些举手之劳的事情,能够伸出手来去帮助他人,一定要伸出手来。
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试从人物描写的角度(神态描写、动作描写、外貌描写,任选其中两种),对文中画线句子进行具体分析。


结合具体语境,理解“他的笑容让我感到一种天真的亲切,很干净透明的那种感觉”中“干净透明”的含义。


“我”原想把钱还给男孩子,后面又打消了还那两角钱的念头,这是为什么?


文中最后写到男孩子的脸上“再次绽放出笑容”。请写出男孩子此刻的心理活动。



男孩子帮助“我”的仅仅是两角钱,请结合全文谈谈为什么“我怎么也忘不了他”?


“我要派我诚实的老大臣到织工那儿去。”皇帝想,“他最能看出这布料是什么样子,因为他很有理智,就称职这点说,谁也不及他。”
这位善良的老大臣来到那两个骗子的屋子里,看见他们正在空织布机上忙碌地工作。
“愿上帝可怜我吧!”老大臣想,他把眼睛睁得特别大,“我什么东西也没有看见!”但是他没敢把这句话说出口来。
那两个骗子请他走近一点,同时指着那两架空织布机问他花纹是不是很美丽,色彩是不是很漂亮。可怜的老大臣眼睛越睁越大,仍然看不见什么东西,因为的确没有东西。
“我的老天爷!”他想,“难道我是愚蠢的吗?我从来没有怀疑过自己。这一点决不能让任何人知道。难道我是不称职的吗?不成!我决不能让人知道我看不见布料。”
“哎,您一点意见也没有吗?”一个正在织布的骗子说。
“哎呀,美极了!真是美极了!”老大臣一边说,一边从他的眼镜里仔细地看,“多么美的花纹!多么美的色彩!是的,我将要呈报皇上,我对这布料非常满意。”
“嗯,我们听了非常高兴。”两个骗子齐声说。于是他们就把色彩和稀有的花纹描述了一番,还加上些名词。老大臣注意地听着,以便回到皇帝那儿可以照样背出来。事实上他也这样做了。
这两个骗子又要了更多的钱,更多的生丝和金子,说是为了织布的需要。他们把这些东西全装进了腰包。
“这一点绝不能让任何人知道”中的”这一点”是指什么?

“老大臣一边说,一边从他的眼镜里仔细地看”,你能揣摩老大臣此时的心里活动吗?

选段细腻的表现出老大臣的内心活动过程,请用恰当的词语概括他心理的变化过程。
担心——()——()
选段中这位“诚实的老大臣”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

请你将下面的句子改写成人物的直接描写。
那两个骗子请他走近一点,同时指着那两架空织布机,问他:“花纹是不是很美丽,色彩是不是很漂亮。

现代文阅读二【本题满分17分】
两棵金银花
赵元波
①朋友两年前送给我的那棵金银花,四月份就迫不及待的开放了,而且一开就是这么多。千万朵金银花你不让我,我不让你,在微风细雨中轻轻地摇曳着。有的含苞欲放,羞答答的,细小的白色花蕾散发出若有若无的淡淡香味;有的正在盛开,一蔟簇的小花在它们洁白的椭圆形细碎花瓣中伸出小小的心蕊,散发着悠悠的清香;有的花朵开的时间长了,白色花束已经变成金黄色,就像姑娘头上戴着的黄色发髻。这些开放着的花朵在雨中默默地散发着它们特有的香气,把芳香送给从这里经过的每一个人,微风吹来,花枝花朵摇摆起伏,悠悠香气令人着迷。
②想不到两年的时间,这棵金银花就由纤弱的一棵小苗,长成了亭亭玉立的美少女。主干已经有两米来高了,足有大拇指那么粗,在主干上还发出了一些枝桠,这些枝桠柔柔的、嫩嫩的,伸着毛绒绒的头,吐出一丝绿意,左摆右摆地在风中摇着摇着就攀附在了桃树上,一个劲地噌噌直往上长。密密麻麻的卵形绿叶非常茂盛,以白色的围墙做背景,配合着粉红色的桃花,绿叶红花,色彩鲜丽,显得格外的娇艳动人,特别逗人喜爱,是入画的一景。
③看着金银花长得那么盛,花开得那么多,我心里有些后悔。其实朋友把金银花送给我之后,我就把只它栽在院子的一角,想起的话,就给它浇点水,有时连水都忘了浇,更不用说施肥了。平凡的花,平凡的花香,具有超强的生命力,反而常被人忽略,就好象人们总是想得到天山雪莲的高洁,却忘记了山脚下狗尾巴草的万般风情,这不能不说是一件令人遗憾的事。
④因为喜欢金银花叶子的绿,花儿的美,还有那淡淡的香味儿,去年我在花盆又栽了一棵金银花,准备长大后放在客厅里。我希望这棵金银花能够带给我。曾经,我为我的这个设计充满了赏心悦目的憧憬和希冀。为此,我选用了树林里的基土,埋入了最好的基肥,随时不忘给它浇水,精心呵护,一如母亲精心照料刚出生的婴儿。甚至冬天还把他从院子里搬到房子里,白天又从房子里搬到院子里,让它充分享受阳光,乐此不疲。但很遗憾,一年来,它只是窝在花盆里,不长高,也不长粗,它所报答于我的,便只是若干枝条和绿叶,看来连花都不会开。
⑤然而,我对它却没有丝毫的抱怨,因为我就知道:它已经尽力了。就是说,它所能够报答于我的,也就是这些了。是的,它有着充足得过分的肥料供应,充足得过分的水的供应,充足得过分的主人的关怀……但没有足够的风,没有足够的地气,更没有足够的成长的自由,没有足够让根自由伸张的空间!而那些自由,作为主人的我,竟然在很长的时间里茫然无知——居然不知道它还要自由!
⑥两棵金银花,一棵在院子里无拘无束自由生长,越长越高,绿树成荫,盘虬卧龙,花香四溢;一棵长在花盆里,虽然受到精心呵护,却似一棵长不高长不大的小草。我们应该知道:有自由的空间,有些小草其实是可以长成一棵树的!
“我”所栽种的第一棵金银花有哪些突出特点?请简单分条概括。
第①段描写金银花,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请任选一种作简要赏析。
第③段中“我心里有些后悔”的原因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加以概括。
从下面的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项,填补到第③段的画线处,使上下文通顺。

A.一缕清幽的花香、一片葱茏的绿色和一点深刻的思考
B.一片葱茏的绿色、一点深刻的思考和一缕清幽的花香
C.一片葱茏的绿色、一缕清幽的花香和一点深刻的思考
D.一点深刻的思考、一缕清幽的花香和一片葱茏的绿色

这篇文章写金银花,又不仅限于写金银花,作者借金银花抒发了什么道理?你在本学期还学过哪篇课文也用了这种写法?请写出其中一篇课文的题目,用一个词语写出它们的共同特点。
借金银花抒发的道理:
学过的课文题目:
它们的共同特点: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