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示地区的地形特征并分析其形成原因。
(2)湄公河下游流域栽培有一种世界著名的“浮稻”(该稻谷可随水位涨落漂浮),写出“浮稻”所反映湄公河的水文特点及其形成原因。

科目 地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非可再生资源开发过程中应采取的保护措施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根据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环渤海地区包括中国北方的辽宁、河北、北京、天津、山东等省市,经济腹地涵盖华北、东北、西北等地。加快该地区的发展,将大大提升北方沿海地区的国际竞争力,从而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第三级”。
材料二:环渤海地区“十一五”规划中投资最大的项目一一曹妃甸港口项目集群已正式启动。曹妃甸岛前500米处水深达25米,海槽深达36米,是渤海最深点。由曹妃甸向渤海海峡延伸,有一条水深达27米的天然水道,通向黄海。利用岛与陆地之间的浅海和滩涂,通过填海造陆,建设一个面积31 0平方千米的工业区。
材料三:环渤海地区示意图(左图)和海河某年流量变化图(右图)

(1)简析图15中甲、乙两城市形成的共同自然条件。
(2)试从影响港口建设的自然因素和经济因素方面,分析曹妃甸建成我国北方大港的有利条件。
(3)读图14,简述海河最小流量出现的季节及其原因。

读我国东南局部地区示意图(图13),回答下列问题。

(1)M、N是武夷山甲、乙两坡面冬季不同海拔的平均气温变化曲线图,表示乙坡的是曲线,判断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夏季甲、乙两坡面海拔400—800m处,气温较低的是,理由是

(3)赣江上游地区过度发展种植业可能对鄱阳湖产生什么影响?(不少于3点,3分)
(4)分析布袋盐场形成的有利区位因素。

图12为我国某区域等高线图,完成下列问题。

(1)甲地形区主要的环境问题及其形成的自然原因。
(2)列举大致经过乙地的自然地理分界线。(不低于3条,3分)
(3)从径流量、含沙量、结冰期等方面比较A、B两条河流水文特征的差异。

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中国日报网环球在线消息 2007年12月15日,为期两周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印尼巴厘岛最终艰难地通过了“巴厘岛路线图”。其主要内容包括:大幅度减少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未来的谈判应考虑为所有发达国家(包括美国)设定具体的温室气体减排目标;发展中国家应努力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增长,但不设定具体目标;为了更有效地应对全球变暖,发达国家有义务在技术开发和转让、资金支持等方面,向发展中国家提供帮助;在2009年年底之前,达成接替《京都议定书》的旨在减缓全球变暖的新协议。
由图可以看出,近150年来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趋势是什么?
大气中二氧化碳升高的原因有哪些?
我们应采取哪些措施来控制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至少答3条)
近150年来,全球气温变化趋势如何?与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有何关系?
近百年来,全球海平面变化趋势如何?为什么?

读图回答(7分)。

该洋流所在的海域位于___ _______半球,判断理由是:____
若该图表示太平洋,那么,A洋流为___ ___;若该图表示大
西洋,则C洋流为__ ___。若此海域为北印度洋,那么我国东部
河流进入__ __(丰水期或枯水期)。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