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表示安徽省1985~2010年就业结构与城镇人口比重变化。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2005年以来,安徽省城市化处于( )
| A.初期阶段 | B.中期阶段 |
| C.后期阶段 | D.逆城市化阶段 |
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安徽省城市化水平的提高, 表现在( )
| A.第二、三产业就业比重均持续快速提高 |
| B.城镇新增就业人口第二产业超过第三产业 |
| C.农村人口向东部沿海城市迁移数量增加 |
| D.劳动力主要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 |
图甲为北半球某地区的热力环流剖面示意图,图乙为该地区近地面与600米高空气压差垂直分布剖面示意图。
有关气压和气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气压:②地高于①地 | B.气压差:②③小于①④ |
| C.近地面气温:M高于N | D.气温:③小于④ |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a处风向为西北风 | B.b处盛行下沉气流 |
| C.c处风向为西南风 | D.d处盛行上升气流 |
图中绕转天体为地内行星。太阳处于最大地平高度称为上中天(图中P地),太阳连续两次处于上中天为1昼夜。绕转天体自转周期为t,公转周期为T,且3t = 2T。
设绕转天体1年(公转1周)为Y,1昼夜为D,则()
| A.3D=2Y | B.2D=3Y |
| C.D=2Y | D.2D=Y |
白天,绕转天体地表温度远高于地球,主要是绕转天体()
①公转周期长②白昼时间长
③与太阳距离较近④大气层很厚
| A.①② | B.②③ |
| C.③④ | D.④① |
北极星是处在地轴北端延长线上的恒星。图中,αβ之和为40°,αβ之差为20°。
有关A、B两地的位置的判断,正确的是()
A.A在B的南方B.A在B的北方
C.A在南半球,B在北半球D.A在北半球,B在南半球一年中,A、B两地()
A.线速度相同 B.正午太阳高度最小差值为0
C.昼长均相同D.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差值为47°
图为某探险穿越地航拍图,该地分布着灰白色的长条状土丘群。土丘形如“白龙”,故曰白龙堆。《汉书·地理志》有“白龙堆,乏水草,沙形如卧龙”的记载。
该探险穿越地位于我国()
| A.东北地区 |
| B.华北地区 |
| C.西北地区 |
| D.西南地区 |
图中长条状土丘沿主风向延伸,该地盛行()
| A.东北风 | B.东南风 |
| C.西南风 | D.西北风 |
图中甲地气温年较差约为13℃,乙地气温年较差约为9℃。图中表示三地年降水量及其年内变化。
造成甲、乙两地气温年较差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 A.海陆位置 | B.纬度位置 |
| C.地形因素 | D.植被状况 |
图中与甲、乙两地降水特征相符的曲线分别是()
| A.①、② | B.②、① |
| C.③、① | D.②、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