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是1950~2050年世界上较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城市人口与农村人口变化趋势示意图。据图回答问题。
(1)比较欠发达地区与较发达地区农村人口的变化差异。
(2)据图分析2010年之后欠发达地区农村人口数量变化的原因。
(3)补绘出欠发达地区城市化率折线图,据此推断欠发达地区城市化发展特
点。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上左图“图例”所示各种岩石中没有岩(岩石类型),甲处的地质构造是,大坝中的水主要参与循环(水循环类型),属于环节,大坝对河水有作用。
(2)在上右图中A、C两地区纬度相近,但自然植被差异明显,分别是极地苔原和温带落叶阔叶林。依据图中信息,简述其原因。
(3)在上右图中,冬季若有一艘游轮从B地经过纽芬兰岛附近航行至C地,简述自然条件对航行的影响。
(4) 上右图中冰岛地热资源丰富,简要分析其原因。
(5)简要分析甲处地表形态形成原因。
读下列二幅图,完成下列题。
(1)请判断图1所示季节为北半球,此时,影响亚欧大陆的气压中心切断了气压带,此时东亚盛行风,南亚盛行风。
(2)在图1甲乙丙丁四地中,风速最大的是,丙地吹风。
(3)在图2中,日本本州岛的北部沿岸冬季多雨雪,这与冬季风途经海,带来丰富的有很大关系。
(4)图1中丁地附近为热带雨林气候,请简要分析其形成原因。
(5)结合图2并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北海道成为世界著名渔场的自然原因
(28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宁夏回族自治区区域图及宁夏平原的地质构造图。
材料二贺兰山东坡是世界优质葡萄产区。下图该地葡萄加工生产流程图。
(1)宁夏要打造一个省级快递物流中心,最理想的城市是。贺兰山在地质构造上属于。
(2)贺兰山东西两坡自然带带谱更丰富的是,造成这种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3)如果过度发展葡萄种植业,可能会引发的主要环境问题有、。(4分)
(4)黄河流经宁夏平原时水量不增反减,试分析其中的自然与人为原因.
(5)分析该地区发展葡萄加工产业链的经济意义。
(28分)2014年5月第24届世界经济论坛非洲峰会在尼日利亚首都阿布贾举行。读下列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非洲部分地区简图(下图)
材料二尼日尔河在库利科罗以下的中游高原地区形成了少见的“内陆三角洲”。
材料三尼日利亚是非洲人口最多的国家,贫困和饥饿问题严重。近些年来,中尼农业合作项目已开展多期,旨在支持尼日利亚国家粮食安全计划。表为2011年尼日利亚经济结构的特点。
尼日利亚 产业结构 |
第一产业 |
第二产业 |
第三产业 |
||||
原油和天然气开采业 |
制造业 |
电气水生产和供应业 |
建筑业 |
其它 |
|||
占GDP比重 |
31.1% |
40.1% |
1.9% |
0.2% |
1.2% |
1.0% |
24.5% |
(1)阿布贾每年的5至9月所获得的飞机遥感影像质量较差,由于该地受控制,云雨天气多所致。图中Q区域近年来渔业发展迅速,是由于Q地盛行洋流,形成渔场(4分)
(2)图中①②两地气候类型同属,但成因不同,试分别说明各自的气候成因。
(3)分析尼日尔河中游形成内陆三角洲的原因。
(4)根据材料三,分析尼日利亚的经济结构特点,为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尼日利亚应该采取哪些措施?
(5)若派遣你参与中尼农业合作项目,请针对尼日利亚的粮食生产提出指导性意见。
西辽河流域面积约13万平方千米,年平均降水量为375mm,地处半湿润与半干旱的过渡地区。根据资料完成(1)~(4)题。
材料一:图是西辽河流域示意图。
材料二:左图是1997年~2002年西辽河流域地下水水位变化图。
材料三:右图是西辽河流域某村镇粮豆作物种植结构变化图。
(1)西辽河流域地处地区,地势。河流一年会有个汛期。按自然带地带性规律,流域内为温带森林带向的过度地带。
(2)根据材料二,西辽河流域地下水的水位年际变化呈特点,其原因是。
(3)简述西辽河流域发展水稻、玉米等粮食作物生产的自然区位条件。
(4)21世纪初,西辽河流域大幅度减少水稻种植面积,请分析其是否合理?并简述该流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