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在能源消费需求变化和资源流动规模变化的共同作用下,区域能源供应的平均运输距离会发生相应变化,这种变化反映了区域能源供应的空间格局基本变化特征。下图为中国1980年和2006年矿物能源供应距离变化情况,完成下列各题。 

中国能源供应距离的变化,反映我国 

A.能源资源流动规模缩小 B.国际原油进口规模扩大 
C.国内能源自给水平提高 D.石油已成为第一大能源

针对我国能源供应距离的变化,首要解决的问题是 

A.能源消费结构 B.能源利用效率 C.能源运输安全 D.能源勘探强度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旅游应采取的安全防范措施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图示是2010年4月6~15日福建省同纬度沿海某地和内陆某地日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和降水量分布。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时间段内,甲地日最低气温变化幅度大于乙地
B.该时间段内,甲地气温日较差都大于乙地
C.该时间段内,甲地降水总量大于乙地
D.甲地位于沿海,乙地位于内陆

关于乙地4月13日天气的预报,最有可能的是

A.阴有小雨 B.多云转阴 C.午后有雷阵雨 D.小雨转中雨

下表是非洲西海岸沿19°S的表层海水温度观测值,分析回答下题

该海域沿岸

A.有寒流经过,为热带沙漠气候
B.有寒流经过,为热带草原气候
C.存在上升流,为热带雨林气候
D.盛行东南风,为热带季风气候

下表列出了“我国某地区不同类型土地上的坡面径流量和侵蚀量”统计数据,据此回答下题

从上表资料中得出结论,错误的是

A.耕地上的侵蚀量是人工松林地的10000倍
B.人工松林的径流量仅为草地的1/40
C.地表径流量随植被覆盖率的提高而减少
D.地表侵蚀量随植被覆盖率的提高而增加

陕西榆林地区“乌金(煤)遍地”,资源非常丰富。5年前开始,该地“村村点火,处处冒烟”,被人们戏称为“黑三角”,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在资源开发初期,当地适合发展

A.食品工业 B.高耗能工业 C.农产品加工工业 D.高技术工业

近年来,在“黑三角”教训之后,该地区逐渐形成下图所示的发展模式。有关该模式的正确说法是

①实现了环境保护和经济增长的双重效益②该模式减小了生产规模,延长了产业链
③加强了对当地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广度和深度④该模式扩大污染范围和污染物的来源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读我国南方某流域等高线图,据图回答下列各题。

在河流综合治理中A地的主要作用为

A.养殖 B.改善气候 C.立体开发利用 D.分洪与蓄洪

为缓解甲河段洪水泛滥,最有效的措施是

A.加强流域内植树造林 B.在甲河段上游修建水库
C.下游退耕还湖 D.修建和加固河堤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