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学者根据材料一"昔汴都数百万家,尽仰石炭(煤),无一家燃薪(木柴)者",得出宋代开封生活燃料已用煤取代木柴的结论;又有学者根据材料二"赐在京(汴都)官员柴、炭各有差,柴578万,炭585万",对上述结论予以反驳。下列说法中最为合理的是
| A. | 两位学者所用材料相互矛盾,结论都不能成立 |
| B. | 材料二否定了材料一,仅用材料一得出的结论难以成立 |
| C. | 无论材料一还是材料二,都必须得到考古学支持才能成立 |
| D. | 材料一指的是民众,材料二指的是官员,两条材料并不矛盾 |
一位历史学家对西方某一时期的人文主义评价为“人之一切自然本能,蛮性的权利意志,向外征服欲,得一尽量表现之机会;而形成近代文化中另一种人之神性与其兽性之纠缠”。你认为这是对()
| A.启蒙运动时期人文主义的评价 |
| B.马克思主义诞生后人文主义的评价 |
| C.自由主义思潮兴起时人文主义的评价 |
| D.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评价 |
马克思称苏格拉底是“哲学的创造者”,是“智慧”的化身。这主要是指他( )
| A.首先对客观世界进行哲学思考 | B.强调个人利益,创立诡辩学派 |
| C.把讨论的重点从自然转移到社会 | D.开始了对人本身的哲学认识 |
宋代以来,商业日益发展,城市走向繁荣,市民阶层壮大,与这些经济现象相适应,文化领域出现了哪些相应的成就:( )
①话本把小说创作推向新阶段②黄宗羲等人提出“工商皆本”
③《清明上河图》等风俗画的发展④戏曲艺术走向成熟
| A.①②④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③④ |
一位古董商要出售以下文物:有铭文的青铜器、楷书书写的《道德经》、行书书写的关汉卿《窦娥冤》、隶书刻写的竹简。他最可能是何时何地的商人 ( )
| A.东汉的洛阳 | B.明初的南京 | C.唐末的长安 | D.北宋的东京 |
假如你生活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你可以享受到的文明成果有()
① 根据《九章算术》来计算田亩面积② 运用算筹计算谷仓容积
③ 阅读《伤寒杂病论》④ 使用《授时历》来安排农时
| A.②③④ | B.①③④ | C.①②③ | D.①②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