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70年代,美国经济陷入生产停滞和通货膨胀并存的困境,一个重要原因是
A. | 美国无法保持和苏联竞争的势头 |
B. | 世界经济朝着区域集团化方向发展 |
C. | 阿拉伯国家采取有效措施联合斗争 |
D. | 美国实行了供给学派和货币学派的主张 |
马丁·路德在《致德意志贵族书》中说:“世俗权力是受上帝的委托来惩治奸邪,保护善良的。因此,我们应当让世俗政权在整个的基督教世界中执行它的职务,不要加以任何阻碍。”其核心主张足世俗权力
A.只能在上帝的委托下行使 | B.可以拯救天主教徒的灵魂 |
C.应当高于罗马教会的权力 | D.必须配合教会维护社会秩序 |
观察下面两幅图片,图1为15世纪中期《圣母、圣婴和天使》,图2为1500年《朝拜圣婴》。从中可以看出
A.人物表情严肃,画面死气沉沉 |
B.以歌颂神为主要目的 |
C.虽有宗教色彩,但充满人文气息 |
D.民众已摆脱禁欲主义束缚 |
20世纪50年代,郭沫若和范文澜这两位历史学家,对于中国历史的分期问题看法截然不同,有些学者想提请中央宣传部决定,但中央还是认为应由历史学家自己去讨论决定。这反映了中央积极贯彻
A.“一枝独秀”的做法 | B.“百家争鸣”的方针 |
C.“百花齐放”的方针 | D.压制学术争论的政策 |
20世纪初,一些学校的女生已经开始觉醒,抵制学校开设的“烈女传”……她们以实际行动反抗礼教,争取女性婚姻自由。这种现象的出现说明
A.新文化运动促进了文化的普及和繁荣 |
B.新文化运动动摇了传统礼教的统治地位 |
C.新文化运动树立了积极进取的科学精神 |
D.新文化运动出现了较偏激的思想和行为 |
近代中国的时势不可能给民主观念人物提供培育某种观念所需要的足够时间与理想的心境。他们必须与时间赛跑,他们的铁肩不仅要担道义,更要担救亡。从民主观念流变的角度看,风向标式的人物至少有:王韬、梁启超、孙中山、李大钊、胡适、毛泽东等。由此可见,近代中国民主思想
A.大都与中国国情不符 | B.具有强烈的爱国色彩 |
C.引人的国家来滋相对单一 | D.受国内经济发展水平影响较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