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灵魂,是一个民族进步的不竭动力。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是富有创新精神的民族。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以下问题:
探究一 制度篇
图一 图二 图三
(1)图一反映了哪一朝代的政治制度? 图二反映的是哪一制度?图三反映的中央机构设置有何变化?
探究二 经济篇
宋代针铺商标及铜版 北宋“交子” 《清明上河图》局部
图三 图四 图五
(2)图三“铜版”反映的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的哪几项发明?图四“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什么货币?《清明上河图》是一幅全景式的宋朝社会风俗画卷,请说出宋代城市中固定的娱乐场所的名称。探究三 文化篇
图六
(3)汉字是公认的人类历史上形态最美、使用时间最长的文字。图六的文字是我国已发现的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它被称为什么?
公元1500年前后的地理大发现,拉开了不同国家相互对话和相互竞争的历史大幕。由此,一些国家在崛起的道路上演绎着自己的精彩,留下了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和经验教训,启迪着今天,也昭示着未来。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7'
(1)14—17世纪,欧洲的思想文化领域里掀起了一场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请写出这场运动在英国的代表人物及其代表作品一个。2'
材料一英国皇家历史学会副主席哈里·狄更斯曾说:“17世纪……这是一项伟大的成就,而我们是世界上第一个取得这一成就的国家。”环顾当时的世界,法国正处在君主专制的鼎盛时期;……在亚洲,日本还在被封建幕府制度束缚;而中国,大清王朝268年的江山才刚刚坐了44年。 但是英国,这个地处边缘的小国,却在历史性的转变中抢占了先机,已经率先到达现代文明的入口处,即将一步步稳健地走向世界的中心,在下两个世纪里,它将傲视全球。
——《大国崛起解说词——走向现代(英国)》
(2)材料一中所说的英国在17世纪领先于其他国家的“伟大的成就”是指什么政治制度?1'
材料二英国依仗 所形成的技术基础,高速发展对外商业贸易……在19世纪中期一跃成为最大的经济强国,占据了工业霸主的地位,把竞争对手远远地抛在了后面……而世界各国都必须毫无保留的为英国的商品敞开大门,若有不从者,枪炮伺候。
(3)材料二中划“ ”的部分应该填什么事件?这一事件开始的标志性发明是什么?2'
材料三从19世纪后期开始,德国和美国迎头赶了上来,开始引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潮流,……当英国人从陶醉中惊醒,猛然看见帝国上空的夕阳时,新的太阳已经在大西洋另一端的美洲大陆上升起。……1894年,美国的工业总产值跃居各大国之首,成为世界第一经济强国。
(4)从材料三可以看出,英国的地位从19世纪后期开始发生了怎样的变化?1'
历史启迪历史一再证明:没有永远的霸权国家。大国的兴衰交替,是不可避免的历史法则,但世界大国的价值是恒久永存的。
(5)纵观大国的发展历程,对今天中国的崛起有那些启示?1'
14至18世纪的欧洲经历了一场社会巨变,在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等领域出现了一些新现象,不断冲击着旧观念、旧制度……推动欧洲迈入近代社会。阅读材料,回答问题。8'
材料一 他是画家、雕塑家、数学家,还是一名哲学家……(他)以新奇的目光重新审视一切的勇气和热情,才能使人类精神从经院的暗室,冲向色彩缤纷的新天地……我们相信伟大的时代塑造了达芬奇,而达芬奇又成为那个时代一个不朽的标记。
——侯建新《社会转型时期的西欧与中国》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达芬奇的一幅绘画代表作品。他“新奇的目光”中蕴含着怎样的时代精神?2'
材料二 文艺复兴对葡萄牙和西班牙这两个沿海地区的影响是航海……到了这个时候,欧洲人的眼界不再只向内看了,不再只向欧洲这一个区域里看,要往外看,向海洋看。葡萄牙和西班牙是先行者,很快荷兰跟上来,英国跟上来,法国也跟了上来。
——陈乐民《欧洲文明十五讲》
(2)材料二中欧洲各国的“航海”活动指什么事件?请你结合所学知识,谈谈这一事件分别对世界和欧洲产生了什么影响?3'
(3)这一时期,欧洲一些国家通过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封建王朝的专制统治。请举一例革命事件说明。1'
材料三 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中期,蒸汽机器引起了欧洲生产的革命,……英国引领了这一历史发展的潮流,取得了技冠群雄、傲视全球的辉煌成果。
(4)材料三中的 “生产革命”使人类社会进入什么时代?英国这一“傲视全球的辉煌成果”对我们古老的中国带来了什么影响2'
简答题
今年是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中国、俄罗斯等国将举行大型的庆典活动。4月15日,俄罗斯驻华大使杰尼索夫代表俄罗斯总统普京,向32名为苏联卫国战争(1941-1945年)作出贡献的中国公民,颁发了“伟大卫国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奖章。毛泽东的女儿李敏、刘少奇女儿刘爱琴、瞿秋白的女儿瞿独伊、李富春的女儿李特特等著名共产党人的后代均到场领取了奖章。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列举德、日法西斯的暴行各一例。
(2)揭开中华全民族伟大的抗日民族解放战争序幕的事件是什么?“9月3日”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抗日战争胜利的伟大历史意义是什么?
(3)在苏联卫国战争中,斯大林领导的莫斯科保卫战起到了什么作用?
(4)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哪些历史事件促使《联合国家宣言》的发表?《联合国家宣言》的发表标志着什么?二战中召开的哪一会议决定战后成立联合国?
(5)二战结束后,在长达近半个世纪的两极格局中,虽然美苏两大阵营存在斗争和对抗,但并未引发两个大国之间的直接武装进攻,请分析最主要原因。(1分)
《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规划》通过国务院正式批复。这是贯彻落实长江经济带重大国家战略的重要举措。《规划》明确了六个方面的重点任务。一是城乡统筹发展。坚持走新型城镇化道路,强化武汉、长沙、南昌的中心城市地位……。上述这些城市在中国历史上为探索救国救民道路起了重大作用。
请阅读材料后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洋务运动时期创办的民用企业位于湖北的有哪些?请说说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作用。( 2分)
(2)武昌起义是辛亥革命的首义。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起步于哪一团体的建立?这次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3)1927年8月,中国共产党在南昌发动了武装起义,南昌起义有什么重大意义?
(4)为了践行中共中央在八七会议上确定的总方针,毛泽东在湖南组织和领导了什么事件?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溥(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礼乐征伐自天子出。”
——分别摘自《诗经》《论语》
材料二:李白的诗《古风》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材料三:两宋时期,“国家的财政收入约百分之八十来自淮河以南地区”;“丝、棉纺织业和造纸业中心及对外贸易港口多集中在南方”;“苏湖熟、天下足”。
材料四:近在咫尺的元代权臣乱政,无疑使他(朱元璋)坚定了解决君相之争的决心。……朱元璋以谋反的罪名将胡惟庸抄家灭族,大肆捕杀胡惟庸同党,株连杀戮3万余人,并对我国政治制度进行了重大改组。
材料五: 故宫导游解说:“这个不起眼的简单的‘房子’(下图),在雍正时代及以后的清朝政治生活中,成为了这个王朝的权力中心。”
(1)材料一是古人对西周分封制的描述。分封制中受封的主要是哪些人?
(2)材料二中的“秦王”最大的历史功绩是什么?西汉时期,汉武帝开发边疆并对边疆进行了有效的管理,奠定了中国疆域的基础。请列举史实一例。
(3)材料三反映了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的什么现象?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角度分析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1分 )
(4)材料四中朱元璋进行的“重大改组”是指什么?
(5)材料五中导游所说的简单的“房子”指的是哪一机构?这一机构有什么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