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2日,“嫦娥三号”探测器成功发射。与“嫦娥一号”的探月轨道不同,“嫦娥三号”卫星不采取多次变轨的方式,而是直接飞往月球,然后再进行近月制动和实施变轨控制,进入近月椭圆轨道。现假定地球、月球都静止不动,用火箭从地球沿地月连线向月球发射一探测器,探测器在地球表面附近脱离火箭。已知地球中心与月球中心之间的距离约为r =3.8×l05km,月球半径R=l.7×l03 km,地球的质量约为月球质量的81倍。在探测器飞往月球的过程中
A.探测器到达月球表面时动能最小 |
B.探测器距月球中心距离为3.8×l04 km时动能最小 |
C.探测器距月球中心距离为3.42×l05km时动能最小 |
D.探测器距月球中心距离为1.9×l05 km时动能最小 |
科学家试图模拟宇宙大爆炸初的情境,他们使两个带正电的不同重离子加速后,沿同一条直线相向运动而发生猛烈碰撞.为了使碰撞前的动能尽可能多地转化为内能,关键是设法使这两个重离子在碰撞前的瞬间具有相同大小的
A.速率 | B.质量 | C.动量 | D.动能 |
如下图所示,一个木箱原来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木箱内粗糙的底板上放着一个小木块.木箱和小木块都具有一定的质量.现使木箱获得一个向右的初速度v0,则
A.小木块和木箱最终都将静止 |
B.小木块最终将相对木箱静止,二者一起向右运动 |
C.小木块在木箱内壁将始终来回往复碰撞,而木箱一直向右运动 |
D.如果小木块与木箱的左壁碰撞后相对木箱静止,则二者将一起向左运动 |
如下图为中国队员投掷冰壶的镜头.在某次投掷中,冰壶运动一段时间后以0.4m/s的速度与对方的静止冰壶发生正碰,碰后对方的冰壶以0.3m/s的速度向前滑行.若两冰壶质量相等,规定向前运动方向为正方向,则碰后中国队冰壶的速度为
A.0.1m/s | B.-0.1m/s | C.0.7m/s | D.-0.7m/s |
如图所示,用同种材料制成的一个轨道ABC,AB段为四分之一圆弧,半径为R,水平放置的BC段长为R。一个物块质量为m,与轨道的动摩擦因数为μ,它由轨道顶端A从静止开始下滑,恰好运动到C端停止,则物块在AB段克服摩擦力做功为()
A.μmgR | B.(1-μ)mgR | C.πμmgR/2 | D.mgR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使用机械可以省力当然也能省功 |
B.做功的过程就是能量转化的过程 |
C.能量在转化和转移过程中总量保持不变,所以无需节约能源 |
D.热机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效率可以达到1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