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一定量的气体,在压强不变时,分子每秒对器壁单位面积平均碰撞次数随着温度降低而减小 |
| B.把两块纯净的铅压紧,它们会“粘“在一起,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 |
| C.破碎的玻璃不能重新拼接在一起是因为其分子间存在斥力 |
| D.分子a从相距较远处由静止开始接近固定不动的分子b,只受分子力作用,当a受到分子力为0时,a的动能一定最大 |
E.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若体积不变,当分子热运动变得剧烈时,压强一定变大
在“研究共点力的合成”实验中,用两只弹簧秤分别钩住细绳套,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使它伸长到某一固定位置O点,为了确定分力的大小和方向,这一步操作中不必记录的是()
| A.橡皮条固定端的位置 |
| B.描点确定两条细绳套的方向 |
| C.橡皮条伸长后的总长度 |
| D.两只弹簧秤的读数 |
下列“画阴影”的物体受力分析正确的是 ( )
| A.两接触面均光滑 |
| B.光滑斜面,挂物体的绳子处于竖直状态 |
| C.物体以初速v依惯性冲上粗糙斜面 |
| D.两物体叠放在水平匀速传送带上一起向右匀速运动 |
在下图所示的三种情况中,砝码的质量均为M,不计一切摩擦和弹簧秤的质量,则三个弹簧秤的示数T1、T2、T3的关系是( )
| A.T1=T2=T3 | B.T1=T3<T2 | C.T1<T2<T3 | D.T1=T2<T3 |
某物体运动的速度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图像可知() 
| A.0~2s内的加速度为2m/s2 |
| B.0~5s内的位移为10m |
| C.第1s末与第3s末的速度方向相同 |
| D.第1s末与第5s末的加速度方向相同 |
同 一平面内的二个力,大小分别为3N、7N,若二力同时作用于某物体,则该物体受二力合力可能()
| A.3N | B.5N | C.7 N | D.11 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