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层设计”在工程学中指统筹考虑项目各层次和要素,追根溯源,统揽全局,在最高层次上寻求问题的解决之道。中国改革走到现在,必须进行自上而下的顶层设计,这是现阶段解决错综复杂矛盾的重要路径。从哲学上看,这是因为
①矛盾的主要方面处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要善于抓中心、关键
②整体处于主导地位,统率着各个部分
③人类实践是社会性历史性的活动
④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③ | D.③④ |
目前我国人口已超过13亿,众多的人口使得我国资源相对短缺,人均GDP相对落后.早在1957年马寅初的《新人口论》就预见到了这一点,在当时全国6亿人口的前提下,他主张计划生育,避免人口的无节制增长。但他的主张却遭到批判。44年后的今天,客观事实证明他的理论是正确的。据此回答下列问题。44年前《新人口论》惨遭批判,而现在计划生育是我国的基本国策。这一变化说明()
| A.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 B.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
| C.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惟一标准 | D.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
如果国家当时采纳马寅初的主张,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一定会相对较好。这是因为()
| A.理论只有与实践相结合才能推动实践的发展 |
| B.科学理论对于人们的实践有正确的指导作用 |
| C.理性认识比感性认识更深刻、更全面 |
| D.一切理论都是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认识 |
在今天,“更快、更高、更强”的奥运理念,不仅激励人们在体能上刻苦训练以追求超越,更激励人们通过体育科技的不断创新和发展来实现这种超越。体育科技的发展,体现了人类对自身能力认识的发展,推动世界纪录不断被刷新,这表明( )
| A.认识具有自我超越的内在力量,并成为实践发展的动力 |
| B.认识的不断发展推动着实践的不断发展 |
| C.认识到的真理总是在认识发展中不断被否定 |
| D.认识总是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发展,永无止境 |
下列与“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哲理相同的是( )
| A.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 B.与之山中事,需问打樵人 |
| C.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 | D.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
温家宝总理在首届东亚峰会上发表讲话指出,中国将继续积极参与区域合作,为推进地区经济一体化作出不懈努力。中国将继续积极参与区域合作的哲学依据是( )
| A.人类实践活动具有主观能动性 | B.人类实践活动具有客观性 |
| C.人类实践活动具有社会性 | D.人类实践活动具有历史性 |
我国著名科学家严济慈在回答发展科学、做学问的主要经验时,经常讲:“敢于好高鹜远,善于实事求是。”这两句话结合起来就是要求我们()
| A.坚持从实际出发和实事求是的统一 | B.办事情必须尊重客观条件 |
| C.必须不断积累正确的主观因素 | D.坚持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的统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