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表是两次全国人大会议部分决议的投票表决情况,其中反对票票数的变化显示
| 决议内容 |
赞成票 |
反对票 |
弃权票 |
|||
| 2012年 |
2013年 |
2012年 |
2013年 |
2012年 |
2013年 |
|
| 本年度中央预算的决议 |
2349 |
2307 |
393 |
509 |
112 |
127 |
| 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的决议 |
2291 |
2218 |
438 |
605 |
131 |
120 |
| 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的决议 |
2311 |
2339 |
429 |
485 |
115 |
121 |
A.人大代表参政议政和政治协商意识进一步增强
B.人大代表的审议权和决定权得到更加充分地实现
C.人民对社会财富分配和司法公平有着更多的期盼
D.不同意见自主公开表达,我国民主议政日益进步
央视公益广告《有爱就有责任》很简短,却内涵深厚。作品从中国文化的角度挖掘外来词Family的内涵:Family=Father and mather I love you!将外来词字母幻化成人物角色,演绎了一个孩子在家庭中成长的故事。这启示我们文化创新
①要注重不同文化间的交流借鉴融合②要立足于传统文化这一根基
③要为传统文化注入新的时代精神④要反对文化渗透,捍卫文化主权
|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④ | D.①③ |
“节日的本质是精神的。看似一些民俗形式,实则是人们在高扬心中的生活情感与理想。”在冯骥才先生看来,民族节日是
①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②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③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④维系民族的精神纽带
|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京剧、文房四宝、剪纸……这些极具传统特色的“中国元素”,在历史的演变中已变为人类文化宝库中的瑰宝。这些“中国元素”
①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内容②是中华文化发展的力量源泉
③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④显示了中华文化的个性特征
| A.①② | B.②④ | C.①③ | D.③④ |
“公期”是海南的传统民俗节日。以前每逢“公期”,人们都要拜祭“公祖”,举行“过火山”、“上刀梯”、“贯铁杖”等仪式。今天,人们移风易俗,利用这一民俗节日“赛红歌”、“赛书法”、“赛技能”,建设和谐文化,倡导文明新风。这表明民俗节日
①体现了民族心理和情感,富有民族文化韵味
②是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具有相对稳定性
③集中展示了本区域文化,是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
④是长期社会实践的产物,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动力
|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③④ |
有人说:“中华文化是在台湾人的骨子里,流在血液里,喝在水里,是DNA。能改变吗?不能。”这说明
A.台湾文化通过中华文化表现出来 B.台湾文化存在于中华文化之中
C.中华文化存在于台湾文化之中 D.中华文化可以分为台湾文化和大陆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