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中国航天事业和海洋科学考察实现了快速发展,取得了一系列新成就。神舟十号共载三名宇航员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分别进行无人和有人的交会对接。 “蛟龙”号的诞生和启用实现了中国古人“上九天揽月,下五洋捉鳖”的梦想。也为我国航天、深海潜水的科学研究提供了更多科学依据。这表明科学认识
①具有能动创造性,能够推测未来,创造理想世界
②基于实践活动,体现了主体的能动性、创造性和目的性
③自觉选择性,能够透过现象认识本质,化害为利。
④能够揭示事物演化规律,指导实践活动,推动社会发展
| A.①② | B.②③ | C.②④ | D.③④ |
2013年4月21日罗湖区图书馆开展“静心读书会”,主讲“儒释道对读书的态度”。开展这一活动是因为
| A.传统文化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共同价值追求 |
| B.中华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
| C.经典文化教育有利于弘扬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
| D.促进文化产业发展 |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孝”历来被看做最基本、最重要的德行之一。过去,人们推崇“父母在,不远游”;现在,社会倡导“常回家看看”。这告诉我们,对待传统文化要
| A.平等交流,相互借鉴 | B.破除陋习,移风易俗 |
| C.博采众长,求同存异 | D.批判继承,推陈出新 |
从传统文化在社会生活各方面的延续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文化的继承性。下列对传统文化的理解错误的是
| A.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基本特征,但具体内涵又能够因时而变 |
| B.传统习俗是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之一 |
| C.传统思想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 |
| D.传统文化作为特定历史发展的产物,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
为了保护和发展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京西太平鼓”,北京有些中小学将这一古老的民间艺术纳入学校教育。这表明
| A.教育的基本功能发生了改变 |
| B.教育具有选择、传递文化的功能 |
| C.教育是文化创新的根本动力 |
| D.教育是文化交流融合的主要途径 |
下列选项能体现下面漫画寓意的有
①现代文化创新要避免出现与过去重复的东西
②漠视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就失去了文化创新的动力
③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传统文化是我们前进的包袱
④创新是民族文化永葆生命力和凝聚力的重要证
| A.①③ | B.②④ | C.①② | D.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