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介素-6(IL-6)是一种多肽,具有调节糖代谢等功能。运动后体内IL-6含量明显上升,有人认为原因是骨骼肌收缩促使肌细胞大量合成并分泌IL-6。研究人员用大鼠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进行验证。请回答:
⑴电刺激后,右后肢迅速出现缩腿反射,而左后肢无反应。该现象体现了神经调节具有_____________的特点。
⑵在实验中检测IL-6mRNA含量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本研究除了检测收缩的骨骼肌细胞内IL-6mRNA含量,还应检测_________的IL-6mRNA含量作为对照。若结果是_______________,则证明上述假说成立。
⑶其他研究还表明,IL-6调节糖代谢的机理是作用于肝脏细胞促进___________,使血糖浓度升高,同时能加速骨骼肌对葡萄糖的_____________,为其收缩提供更多的能量。
下图为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部分途径示意图,其中字母代表器官或细胞,数字代表激素。请据图回答:
(1)图中A代表的器官是____________;A对CDE的调节方式为__________,其结构基础是_______。
(2)①代表________激素,它是由__________释放的,该激素能特异性作用于B细胞的原因是其细胞膜上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中具有协同作用关系的激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4)由图可知,⑦的分泌调节要经过A→F→甲状腺几个等级,这种激素分泌的调节称为_______调节;⑦的含量过高时,又能反作用于A与F的分泌活动,这种调节属于______调节。
用去除脑但保留脊髓的蛙(称脊蛙)为材料,进行反射活动实验。请回答与此有关的问题:
(1)用针刺激脊蛙左后肢的趾部,可观察到该后肢出现收缩活动。该反射活动的感受器位于左后肢趾部的中,神经中枢位于中。
(2)反射活动总是从感受器接受刺激开始到效应器产生反应结束,这一方向性是由所决定的。
(3)剪断支配脊蛙左后肢的传出神经(见右图),立即刺激A端(能、不能)看到左后肢收缩活动;刺激B端(能、不能)看到左后肢收缩活动。若刺激剪断处的某一端出现收缩活动,该活动(能、不能)称为反射活动,主要原因是。
如图是我国北方处于平衡状态的某森林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示意图,其中箭头表示碳的传递方向,字母表示碳传递途径。则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碳从植物体流入动物体的主要形式是有机物 |
B.a途径是通过光合作用实现的,b、d、g途径是通过细胞呼吸实现的 |
C.碳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主要以二氧化碳的形式进行 |
D.如果图中的字母表示碳元素传递的数量,植物正常生长,则夏季a、b、c、e之间的关系可表示为a=b+c+e |
请据图回答几个有关生态系统的问题:
(1)图1是生态系统碳循环示意图,图中_____ (填字母) 是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
(2)图2的食物链中,②/①的比值代表________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③和④分别属于________和________(生物)的同化量的一部分。
(3)图2的食物链中,草为兔提供了可以采食的信息,狼能够依据兔留下的气味去猎捕,兔同样也可以依据狼的气味或行为特征去躲避猎捕,这说明了信息传递的作用是__________。正常情况下,草、兔、狼的数量会在一定范围内波动,这是通过_______调节机制来实现的。
如图1是某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图解,图中数值的单位为kcal(m2·a)。图2是某岛屿居民与该岛上的植物、兔、鼠、鼬和鹰构成的食物网,某个时期,当地居民大量捕杀鼬,导致岛上鼠种群爆发,随后由鼠疫杆菌引起的鼠疫通过跳蚤使人感染。请回答问题:
(1)图1中第二营养级的能量流入第三营养级的传递效率约为________%(保留一位小数)。
(2)图1数据反映出该生态系统的生物群落没有演替到相对稳定的阶段,判断依据是能量输入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能量输出。
(3)图2所示食物网中,植物中的能量能通过________条食物链传递给鹰;鹰所处的营养级是________;兔和人的种间关系是;鼠疫杆菌与人的种间关系是________。
(4)通常情况下,鼬对鼠种群数量的影响____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寄生在鼠身上的跳蚤对鼠种群数量的影响;大量捕杀鼬会导致鼠种内斗争________(填“增强”、“不变”或“减弱”)。
(5)生长在该岛上的蘑菇体内储存的能量________(填“能”或“不能”)传递给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