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曲线a、b表示两类动物种群密度与存活率之间的关系。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当种群密度相同时,曲线a代表的生物存活率较低 |
B.曲线a代表的种群个体一般体型较大,营养级较高 |
C.依据曲线b,人工养鱼时种群密度越大越好 |
D.种群密度为d时,曲线b代表的种群个体间斗争最剧烈 |
若向日葵的某种细胞间隙的溶液浓度为a,细胞液浓度为b,细胞质基质浓度为c,则当它因缺水而萎蔫时,三者间的浓度关系是
A.a>b>c | B.a>c>b | C.b>c>a | D.b>a>c |
下列有关生命系统结构层次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细胞是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 |
B.“三倍体”是从个体层次对体细胞染色体数量特征的描述 |
C.“太湖中所有鱼”属于生命系统研究的一个结构层次 |
D.物质循环是指组成生物体的元素在生命系统的最高层次内所进行的循环运动 |
下列有关生物的共同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酵母菌、乳酸菌都是细菌,且都能进行有丝分裂,遗传都遵循孟德尔遗传规律 |
B.酵母菌、乳酸菌、硝化细菌都不含叶绿素,且都是分解者,都能进行有氧呼吸 |
C.乳酸菌、硝化细菌、蓝藻都是原核生物,且都有细胞壁,体内含有DNA和RNA两类核酸分子 |
D.乳酸菌、硝化细菌都是异养型生物,在电镜下可观察到核糖体附着在内质网上 |
污水净化中应用的超滤膜技术指的是一种能够将溶液进行净化、分离、浓缩的膜分离技术。超滤过程通常可以理解成与膜孔径大径小的小分子物质通过,达到将溶液净化、分离与浓缩的目的。下列说法中合理的是
A.超滤膜技术中使用的“滤膜”实质上是一种人造生物膜 |
B.超滤膜技术中使用的“滤膜”实质上是一种人造半透膜 |
C.超滤膜技术可以滤去污水中的各种污染物 |
D.透过超滤膜的水,已被除去了臭味 |
某同学在实验室中做“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实验时,在老师的帮助下,进行了一系列的创新实验,实验步骤和现象如下表所示:
实验组 |
5 min的 现象 |
再过5 min |
滴加清水 5 min |
|
① |
0.3/(g·mL-1) 蔗糖溶液 |
x |
无变化 |
质壁分 离复原 |
② |
0.5/(g·mL-1) 蔗糖溶液 |
质壁分离 |
y |
无变化 |
③ |
1/(mol·L-1) KNO3溶液 |
质壁分离 |
质壁分 离复原 |
z |
④ |
1/(mol·L-1) 醋酸溶液 |
无变化 |
无变化 |
无变化 |
对上表的推断或解释不正确的是
A.x为质壁分离,因为细胞壁的伸缩性小于原生质层
B.z为细胞稍增大,细胞液颜色逐渐变浅
C.y为质壁分离,可能导致细胞失水过多而死亡
D.④组无变化是因为细胞吸水量等于失水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