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搭配正确的是
A.五四运动---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
B.百团大战----李宗仁领导的抗战以来国民党正面战场的一次重大胜利 |
C.抗战大画《浩气长流》在台湾展出,郝柏村致辞说:“七七是中华民族血与泪交织的年代,是中华民族站起来的真正开始。”这里“站起来”的含义-----是中国开始团结抗战的开始 |
D.中共一大---生死攸关南昌---军旗升起的地方遵义会议---开天辟地 |
作家莫言在他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的小说《蛙》中写道:“舞台上插着几十杆红旗,挂着红布白字横幅,……喇叭正播放着‘语录歌’:马克思主义的道路,千条万绪,归根结底,就是一句话,造反有理—造反有理—。这段描写表现得是我国哪一历史时期的场景( )
A.五四运动时期 | B.土地革命时期 |
C.文革时期 | D.改革开放时期 |
1971年,杨振宁来到北京,见到孩童时的好友,问:“谁是中国的奥本·海默?”其实“中国的奥本·海默”就是为中国核武器的研制作出了卓越贡献的邓稼先,他被誉为()
A.“火箭之王” | B.“杂交水稻之父” |
C.“铁人” | D.“两弹元勋” |
如图反映的是新中国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农业经济发展状况,出现图中B点到C点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经济建设没有计划性 |
B.自然灾害迅速蔓延 |
C.“左”倾错误严重泛滥 |
D.“文革”扩展到经济领域 |
下图反映了某时期我国公私经济成分的比例情况,这种情况最早应出现于()
A.新中国成立后 | B.三大改造完成后 |
C.大跃进运动时期 | D.人民公社化运动时期 |
以下是第一个五年计划(重工业基地)示意图和对外开放初期示意图。对这两幅图解读正确的是()
A.图一以发展重工业为主,图二以发展农业和轻工业为主 |
B.图一重工业基地集中在东北地区,图二对外开放始于东南沿海地区 |
C.图一所示各项建设遭受重大挫折,图二对外开放取得巨大成就 |
D.图一所示各项成就为图二对外开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