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以来,世界风云变幻,国际关系格局不断变化、调整;世界经济飞速发展,也影响着世界局势的发展、变化。根据提示和所学知识,完成下列探究任务。
探究一:回放历史画面,了解世界政治格局发展。
图一 巴黎和会 图二 华盛顿会议 图三 赫鲁晓夫、肯尼迪扳手腕
请回答:
(1)通过回顾以上三幅图片,请说出两次世界大战后形成的世界政治格局的名称分别是什么?二战后美国与苏联反目成仇,标志着美苏战时同盟关系正式破裂的是什么历史事件?
探究二:眼下经济危机撼动全球,世界各国正联手抗击经济危机。通过探究上个世纪美国、西欧、日本经济发展的历史,照亮未来的行程。
【寻访美国经济成长之路】
1933年底,著名经济学家凯恩斯在给美国总统罗斯福的信中写道:“如果您成功的话,新的和更大胆的方法在各处试行,而我们将以您就职的那一天作为新纪元的第一页。”
(2)材料中“新的和更大胆的方法”特点是什么?
【探寻欧洲走向联合】
雨果曾说过“(总有一天)所有的欧洲国家……都将紧紧地融合在一个高一级的整体里”。
(3)请问“高一级的整体”是指哪一组织?该组织的性质是什么?
【探访日本的崛起】
“大约在150年前,(一个)位于太平洋西岸的岛国,在西方殖民者坚船利炮的胁迫下遭遇了巨大的生存危机。出人意料的是,它将此作为自己弃旧图新,迎头赶上的历史机遇,并最终使自己成为东方世界第一个摆脱西方大国的欺凌,顺利实现现代化的国家。”
(4)材料中的抓住机遇“弃旧图新”,指的是什么事件?上世纪70年代日本在资本主义世界的地位是什么?(2分)
【成果总结】
(5)美国的成功,西欧、日本的崛起为世界各国的发展提供了借鉴,你认为当前我
国的经济建设能从中吸取哪些宝贵经验?
[共谋未来发展]
材料一: 1955年在千岛之国印度尼西亚召开了一次重要的国际会议。周恩来总理在会上提出:“我们的会议应该求同而存异……我们应该承认,在亚非国家中是存在有不同的思想意识和社会制度的,但这并不妨碍我们求同和团结。”……而中国外交的重大突破和转机是在20世纪70年代。
材料二:金秋十月印度尼西亚再次迎来中国贵宾。当地时间2013年10月2日下午2时许,习近平主席的专机抵达雅加达。同苏西洛总统会谈、出席中印尼商务午餐会、印尼国会发表演讲、与中印尼青年交流……习近平主席展开一系列活动,谱写两国友好新篇章。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材料一中提到的一次重要的国际会议是指哪次会议?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与会各国的“同”主要有哪些内容?
(2)在亚非会议上由周恩来引申和发展的外交原则是什么?请你写出其基本内容。
(3)中国和印尼同属于国家,两国的交流和合作被称为合作。
(4)请你写出20世纪70年代我国外交史上的三件大事?
[改革创新谱新篇]
小明在看我国一伟人的著作时发现了以下经典语录。摘录如下:
语录一:改革是中国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
语录二: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语录三:中国只能走社会主义道路
结合材料回答:
(1)根据语录内容判断小明在看哪一伟人的著作?他带领中国人民走出了一条什么道路?
(2)“一个国家,两种制度”是他的天才发明,中国利用了他的天才发明分别在什么时候解决了哪些历史问题?
(3)中国的改革开放是哪一历史事件作出的历史性决策?改革开放分别从哪里开始?
(4)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建立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
[战后世界格局变化]
(1)A、B被称为“冷战”时期,请分别写出其开始与结束的标志性事件。
(2)写出上年代尺中各个阶段世界格局的主要特点:
A阶段:
B阶段:
C阶段:
(3)当今世界已经进入C阶段,该阶段的基本态势如何?请你设计两条呼吁世界和平的宣传语。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自2011年叙利亚爆发内乱以来,在联合国大会和联合国人权理事会上,中国、俄罗斯等国多次投票,反对对叙利亚政府的施压甚至威胁使用制裁。
材料二:2013年2月16日美国军方称,已经制定了军事干预叙利亚局势的计划,只要奥巴马总统发出命令,部队随时可以行动。8月21日,因怀疑叙利亚政府当天在大马士革附近使用化学武器,造成超1300人死亡,美国武力干预叙利亚可能性增加。9月2日针对美国向叙利亚当局不断发出的动武威胁,叙利亚常驻联合国代表请求联合国“阻止美国侵略”。并呼吁联合国能推动政治途径解决叙利亚危机。
材料三:在化武问题上,9月30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说“我们坚决反对任何国家、任何人使用化武,对在叙利亚境内发生的使用化武行径予以强烈谴责。
根据材料请回答:
(1)关于成立联合国的决议是在哪次会议上提出的?中国、俄罗斯等国“反对对叙利亚政府的施压甚至威胁使用制裁”的做法符合了被许多国家公认的处理国与国关系的什么基本原则?
(2)材料二说明当今世界仍然存在着什么问题?你认为美国在这一问题上有扮演了什么角色?其实质是什么?
(3)请你根据材料或已有的知识判断我国在叙利亚问题上的态度是什么?并说明理由。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3年9月6日,第九届海峡旅游博览会在厦门开幕。7日,两岸联合对外发布超过70项旅游优惠政策。据了解,大陆本次对台旅游优惠政策涵盖便利政策、奖励政策、补助政策、门票优惠政策、手续简化政策五大类。
材料二: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25日举行例行新闻发布会,发言人杨毅表示,首届两岸和平论坛将于10月11日至12日在上海举行,主题是“两岸和平、共同发展”。论坛将研讨两岸政治关系、两岸涉外事务、两岸安全互信、两岸和平架构四项议题。
请问答:
(1)根据材料一、二可以看出,两岸关系的发展符合当今世界什么主题?
(2)有人认为“近年来,两岸交往日益频繁,联系更加密切,所以两岸统一的障碍已基本扫除。”你是否同意这一观点?请说明理由。
(3)你认为举办“海峡旅游博览会”和“两岸和平论坛”将会有哪些深远意义?解决台湾问题青少年能做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