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①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激于义而死焉者也。至于今,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即除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且立石于其墓之门,以旌其所为。呜呼,亦盛矣哉!
②夫五人之死,去今之墓而葬焉,其为时止十有一月尔。夫十有一月之中,凡富贵之子,慷慨得志之徒,其疾病而死,死而湮没不足道者,亦已众矣,况草野之无闻者欤!独五人之皦皦,何也?
③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丙寅三月之望。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为之声义,敛赀财以送其行,哭声震动天地。缇骑按剑而前,问:“谁为哀者?”众不能堪,抶而仆之。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毛一鹭,公之逮所由使也。吴之民方痛心焉,于是乘其厉声以呵,则噪而相逐,中丞匿于溷藩以免。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曰颜佩韦、杨念如、马杰、沈扬、周文元,即今之傫然在墓者也。
④然五人之当刑也,意气扬扬,呼中丞之名而詈之,谈笑以死。断头置城上,颜色不少变。有贤士大夫发五十金,买五人之头而函之,卒与尸合。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
⑤嗟乎!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而五人生于编伍之间,素不闻诗书之训,激昂大义,蹈死不顾,亦曷故哉?且矫诏纷出,钩党之捕遍于天下,卒以吾郡之发愤一击,不敢复有株治;大阉亦逡巡畏义,非常之谋难于猝发。待圣人之出而投缳道路,不可谓非五人之力也。
⑥由是观之,则今之高爵显位,一旦抵罪,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而又有剪发杜门,佯狂不知所之者,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是以蓼洲周公忠义暴于朝廷,赠谥褒美,显荣于身后;而五人亦得以加其土封,列其姓名于大堤之上,凡四方之士无不有过而拜且泣者,斯固百世之遇也。不然,令五人者保其首领,则尽其天年人皆得隶使之,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故予与同社诸君子,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                  
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即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 除:治,整理
B.在丁卯三月之 望:农历每月十五日
C.中丞于溷藩以免  匿:藏,躲藏
D.诛五人按:斩杀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立石于其墓之门,以旌其所为矫诏纷出,钩党之捕遍于天下
B.盖蓼洲周公之被逮郡之贤士大夫请于
C.佯狂不知所者呼中丞名而詈之
D.是以蓼洲周公忠义暴朝廷而五人生编伍之间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指代对象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疾病而死其:指富贵之子,慷慨得志之徒。
B.于是乘厉声以呵其:指毛一鹭。
C.敛赀财以送行其:指五义士。
D.发志士之悲哉其:指豪杰之流。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第四段文字运用细节描写刻画了五义士慷慨就义时的从容,表现了舍生取义者视死如归的英雄本色,突出了他们嫉恶如仇的高贵品质。
B.作者在这篇碑记中记述和歌颂了苏州市民不畏强暴、不怕牺牲、敢于向恶势力斗争的英勇事迹,热情歌颂了周顺昌等五位烈士仗义抗暴、至死不屈的英勇行为。
C.在第六段中,作者用假设句意在从反面点明五义士为义而死重于泰山的可贵。
D.本文巧妙地运用对比,夹叙夹议,叙议结合,使得文章事、理、情交融并茂,不仅有很强的说服力,而且有很强的感染力。

将选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大阉亦逡巡畏义,非常之谋难于猝发。
②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

科目 语文   题型 文言文阅读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太行毛大福,疡医①也。一日,行术归,道遇一狼,吐裹物,蹲道左。毛拾视,则布裹金数事②。方怪异间,狼前欢跃,略曳袍服,即去。毛行,又曳之。察其意不恶,因从之去。未几,至穴,见一狼病卧,视顶上有巨疮,溃腐生蛆。毛悟其意,拨剔净尽,敷药如法,乃行。日既晚,狼遥送之。行三四里,又遇数狼,咆哮相侵,惧甚。前狼急入其群,若相告语,众狼悉散去。毛乃归。
先是,邑有银商宁泰,被盗杀于途,莫可追诘。会毛货金饰,为宁所认,执赴公庭。毛诉所从来,官不信,械之。毛冤极不能自伸,惟求宽释,请问诸狼。官遣两役押入山,直抵狼穴。值狼未归,及暮不至,三人遂反。至半途,遇二狼,其一疮痕犹在。毛视之,向揖而祝曰:“前蒙馈赠,今遂以此被屈。君不为我昭雪,回搒③掠死矣!”狼见毛被絷④,怒奔隶。隶拔刀相向。狼以喙拄地大嗥,嗥两三声,山中百狼群集,围旋隶。隶大窘。狼竞前啮絷索,隶悟其意,解毛缚,狼乃俱去。归述其状,官异之,未遽释毛。
后数日,官出行。一狼衔敝履委道上。官过之,狼又衔履奔前置于道。官命收履,狼乃去。官归,阴遣人访履主。或传某村有丛薪者,被二狼迫逐,衔其履而去。拘来认之,果其履也。遂疑杀宁者必薪,鞫之果然。盖薪杀宁,取其巨金,衣底藏饰,未遑搜括,被狼衔去也。
昔一稳婆⑤出归,遇一狼阻道,牵衣若欲召之。乃从去,见雌狼方娩不下。妪为用力按捺,产下放归。明日,狼衔鹿肉置其家以报之。可知此事从来多有。
(节选自《聊斋志异》)
[注]①疡医:指治疮伤的外科医生。②数事:数件。③搒:笞击考问。④絷:捆绑。⑤稳婆:接生婆。
下列句子中,对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官不信,之械:用枷锁拘禁
B.会毛金饰货:卖
C.一狼衔敝履道上委:舍弃
D.未搜括,被狼衔去也遑:急迫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敷药如法,行问今是何世,不知有汉
B.官不信,械此非孟德困于周郎者乎
C.衔其履去骊山北构西折
D.君不我昭雪何其然也

下列各句分编为四组,每句都能体现狼讲“义气”的一组是
①咆哮相侵,惧甚
②日既晚,狼遥送之。
③狼见毛被絷,怒奔隶。
④君不为我昭雪,回去搒掠死矣
⑤明日,狼衔鹿肉置其家以报之

A.①②⑤ B.①④⑤ C.②③⑤ D.③④⑤

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解析,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外科医生毛大福在回家途中遇到一只衔着包裹来求助的狼,因见狼没有恶意而出手相助,后在狼的护送下平安到家。
B.毛大福出售金饰被宁家认出后,有口难辩,只好在差役的押解下进山向狼求证,狼一听毛大福的求告,就愤怒地奔向差役。
C.县官出行,一只狼衔来破鞋示意县官收起来,县官暗地里派人查找鞋的主人,最终抓到杀死宁泰的凶手丛薪。
D.过去,有个接生婆曾遇到一只母狼难产,在她的帮助下狼顺利分娩后,狼衔着鹿肉到接生婆家来报恩。

翻译文中划线句子。
①先是,邑有银商宁泰,被盗杀于途,莫可追诘。
②狼竞前啮絷索,隶悟其意,解毛缚,狼乃俱去。

读下面这篇文言文,然后答题。
梁孝王,景帝母弟,窦太后爱之,令得自请置相、二千石,出入游戏,僭于天子,天子闻之,心弗善也。太后知帝不善,乃怒梁使者,弗见,案责王所为。韩安国为梁使,见大长公主而泣曰:“何梁王为人子之孝,为人臣之忠,而太后曾弗省也?夫前日吴、楚、齐、赵七国反时,自关以东皆合从西乡, 惟梁最亲为艰难。梁王念太后、帝在中,而诸侯扰乱,一言泣数行下,跪送臣等六人,将兵击却吴楚,吴楚以故兵不敢西,而卒破亡,梁王之力也。今太后以小节苛礼责望梁王。梁王父兄皆帝王,所见者大, 故出称跸,入言警,车旗皆帝所赐也,即欲以诧(chà,夸耀)鄙县,驱驰国中,以夸诸候,令天下尽知太后、帝爱之也。今梁使来,辄案责之。梁王恐,日夜涕泣思慕,不知所为。何梁王之为子孝,为臣忠, 而太后弗恤也?”大长公主具以告太后,太后喜曰“为言之帝。”言之,帝心乃解,而免冠谢太后曰:“兄弟不能相教,乃为太后遗忧”。悉见梁使,厚赐之。其后梁王益亲欢。太后、长公主更赐安国可直千余金。名由此显,结于汉。其后安国坐法抵罪,狱吏田甲辱安国。安国曰:“死灰独不复然乎?”田甲曰 :“然即溺之”。居无何,梁内史缺,汉使使者拜安国为梁内史,直徒中为二千石。田甲亡走。安国曰:“甲不就官,我灭而宗。”甲因肉袒谢。安国笑曰:“可溺矣!公等足与治乎?”卒善遇之。安国为人多大略,智足以当世取合。而出于忠厚焉。贪嗜于财。所推举皆廉士,贤于己者也。于梁举壶遂,臧固、郅他,皆天下名士,士亦以此称慕之,唯天子以为国器。
下列句中加线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出入游戏,僭于天子僭:侮蔑
B.今太后以小节苛礼责望梁王望:埋怨
C.即欲以诧鄙县鄙:边远的地区
D.其后安国坐法抵罪坐:触犯

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太后知帝不善,乃怒梁使者,弗见,案责王所为
B.何梁王为人子之孝,为人臣之忠,而太后曾弗省也
C.甲曰:“然即溺之”。
D.太后、长公主更赐安国可直千余金。

下列各句在文中的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

A.死灰独不复然乎——死灰难道不再燃烧了吗?
B.甲不就官,我灭而宗——田甲不任官职,我就灭掉你的家庭。
C.智足以当世取合——才智足够在政坛上适应形势。
D.唯天子以为国器——希望天子让他担任国家重要职务。

下列句子编为四组,能够说明韩安国才略的一组是()
①韩安国为梁使,见大长公主而泣曰②何梁王为子之孝,为人臣之忠,而太后曾弗省也
③死灰独不复然乎④可溺矣!公等足与治乎⑤于梁举壶遂、臧固、郅他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②⑤

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梁孝王和景帝是同胞兄弟,由于倍受窦太后喜爱,就私自设置丞相和二千石级官员并且不把天子放在眼里,几乎招惹祸患。
B.由韩安国话可知,梁孝王在七国叛乱时,派军队打退叛军,为阻止叛军西进,保卫太后和皇上立下功勋。
C.韩安国明于整理,善于剖断,终于通过大长公主和太后,化解了景帝和梁孝王之间的矛盾。
D.选文中着重肯定了韩安国有谋略、有才智、为人宽厚、能力国举贤等优点,也提到了他的缺点。

 阅读短文,完成小题。
 杜正伦,隋仁寿中以秀才擢第,隋代举秀才者止十余人,甚为当时称美。贞观元年,尚书右丞魏征表荐正伦,以为古今难匹,遂擢授兵部员外郎。太宗谓曰:“朕今令举行能之人,非朕独私于行能者,以其能益于百姓也。以卿忠直,朕今举卿,卿宜勉称所举。”二年,拜给事中,兼知起居注。正伦进曰:“君举必书,言存左史。臣职当修起居注,不敢不尽愚直。陛下若一言乖于道理,则千载累于圣德,非直当今损于百姓,愿陛下慎之。”太宗大悦。四年,累迁中书侍郎。六年,与御史大夫韦挺等咸上封事称旨,太宗为之设宴,因谓曰:“为君不易,为臣极难。人主亦有逆鳞,卿等遂不避犯触。常能如此,朕岂虑有危亡哉!”寻加散骑常侍,行太子右庶子。太宗谓曰:“今太子年在幼冲,知卿能敦直道,故辄辍卿于朕,以匡太子,宜知委任轻重也。”正伦出入两宫,参典机密,甚以干理称。时太子承乾,好昵近群小。太宗谓正伦曰:“吾儿全无令誉,不闻爱贤好善,私所引接,多是小人,卿可察之。”正伦数谏不纳,乃以太宗语告之。承乾抗表闻奏。太宗谓正伦曰:“何故漏泄我语?”对曰:“开导不入,故以陛下语吓之,冀其有惧,或当反善。”帝怒,出为谷州刺史,又左授交州都督。
对下列四句中划线字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以为古今难比得上 B.臣职当起居注掌管
C.则千载于圣德积累 D.吾儿全无令誉美好

对下列句中画线词的说明,错误的一项是()

A.以秀才擢第通过科举选拔考中
B.承乾抗表闻奏抵抗君命,上表进谏
C.人主亦有逆鳞君主因臣子直谏而被触怒
D.咸上封事称旨赞扬人主的旨意

下列句子表示贬官的一项是()
①擢授兵部员外郎②拜给事中③兼知起居注④累迁中书侍郎
⑤加散骑常侍⑥行太子右庶子⑦出为谷州刺史⑧左授交州都督

A.①③ B.②⑤ C.④⑥ D.⑦⑧

下面六句话分成四组,全都与杜正伦为官忠直有关的一组是()
①隋代举秀才者止十余人? ②正伦出入两宫,参典机密
③臣职当修起居注,不敢不尽愚直④与御史大夫韦挺等咸上封事
⑤为君不易,为臣极难⑥数谏不纳,乃以太宗语告之

A.①③④ B.②⑤⑥ C.③④⑥ D.①②⑤

翻译下面的文言文
所重:民、食、丧、祭。

翻译下面的文言文
齐景公待孔子曰:“若季氏,则吾不能;以季孟之间待之。”曰:“吾老矣,不能用也。”孔子行。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