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4月5日15时吉林吉图珲铁路隧道发生塌方事故被困的12人成功获救,被困者张德付告诉记者,在被困的87小时里他们的求生历程:4月2日0时40分许,张德付等人正在干活,隧道突然塌方。每天在这里干活,他知道断面内侧到掌子面还有约30米×10米的空间,足够他们12人活动,而且隧道里有水,足够支持一段时间,他们还可以用头盔接渗入隧道的水喝。为了应对饥饿感,张德付曾吃过皮腰带。每次咬一点,慢慢嚼碎下咽。大约是“第二天晚上”开始,大家开始相互打气:“不要着急,肯定能出去”、“一定能出去的”……大家聚在一起,距离不太远,互相鼓舞着,彼此给对方希望。他们虽然自己并不确定,却尽量给别人信心。时间一点一滴过去了。他们不时用力按留在隧道的汽车喇叭,希望有人能听到,有人大声喊叫,张德付没有用力呼救,因为他知道,喊叫肯定是没有效果的,要保存体力。
(1)材料告诉我们什么人生道理?
(2)结合材料谈谈遭遇险情我们应该怎样求生。

科目 政治   题型 探究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青少年面对网络如何自我保护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实践探究(12分)
请你写出遇到下列情境时的正确做法并简要说明理由。
(1)父母与邻居吵架没占到便宜,打算找人“教训”邻居一顿,以解心头之恨。
正确做法:
理由:
(2)放学回家,碰到爷爷奶奶正和父母吵架,起因是父母不给爷爷奶奶生活费。
正确做法:
理由:
(3)小丽的妈妈对男女生交往很敏感,经常偷听小丽的电话,偷看小丽的日记。小丽很烦恼,对妈妈不理睬,冷淡相对。
正确做法:
理由:

学习典范(8分)
沈阳147中学学生马鹏飞,从5岁那年起,与因糖尿病失明、生活不能自理的奶奶相依为命。他每天5点起床,帮奶奶穿衣洗漱、打针吃药,接着做早饭并做好奶奶的午饭再去上学……
“鹏飞在校很优秀,他当劳动委员,每天第一个到校,学习很努力……”班主任老师说。
(1)从上述材料中,可以看出鹏飞具有哪些优秀品质?(列举两例即可)(2分)
(2)“我只有奶奶一个亲人,我有奶奶,我有家。”鹏飞的心声道出了家不单是身体的住所,也是心灵的寄托处。请谈谈你的理解。(6分)

情感展示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是唐代诗人孟郊的经典之作,为历代华夏子孙吟诵传唱。我们应该向孟郊学习,做一个孝敬父母的好孩子。
(1)“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请你陈述子女要孝敬父母的理由
(2)你有哪些孝敬父母的好方法,请列举两种。
(3)在感激父母抚育、理解父母心情的基础上,请你给父母写两句感恩的话。

材料:学琴五年了,小芳恨透了钢琴。她对父母时常提醒自己“别忘了练琴”之类的话尤其反感,连听到他们提醒“快起床”、“早点休息”的话都心生厌倦,更不用提父母过问学习成绩了。总之,小芳反感父母说的每一句话。
(1)你认为小芳的表现属于什么心理现象?(1分)其具体表现是什么
(2)父母对小芳的诸多要求本质上体现了什么?(2分
(3)请你告诉小芳,如果不设法调整这种心态,将给她带来哪些危害?
(4)你认为小芳应该怎样与父母沟通?

孩子到十二三岁的时候,往往产生一种与父母相抵触的情绪。他们心里有什么话也不愿向父母说,对于父母的批评和劝导不像以前那样听话了,甚至产生抵触情绪。人们把孩子的这种现象称为逆反心理。逆反心理的表现是多种多样的。如对教育者有明显的“反控制”、“对抗心理”,即你要求我这样,我偏不这样。而这种情形,最容易引起老师、父母的恼火。而老师、父母越是恼火,他(她)就会更加反感,直接影响到与父母、老师之间的正常关系。
(1)你认为产生逆反心理的原因是什么?
(2)你是怎样看待逆反心理的?
(3)结合自己的经历,谈谈你常用哪些办法克服逆反心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