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中常常能折射出人生智慧。有人将,“1.01365 = 37.8”和“1.02365 =1377.4”这两个等式解读为:只比你努力一点的人,其实已经甩你很远。这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A.质变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事物在新质的基础上不断发展 |
B.在量变达到一定程度时,必须要抓住时机才能促成质变 |
C.没有量的积累就不会有质变的发生,必须重视量的积累 |
D.要保持事物性质的稳定,就必须把量变控制在一定限度内 |
高房价一直是人们心头的痛,为了解决低收者的住房难问题,国家动用财政政策进行了经济适用房建设。这主要体现了财政具有
A.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作用 |
B.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 |
C.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 |
D.巩固国家政权的作用 |
2013年我国经济发展速度下滑,为此国家大力推动国内结构性改革,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控,以期实现预期的目标。下列调控目标、政策、措施与之对应最恰当的是
A.控物价——紧缩性财政政策——严控对高污染、高耗能产业的贷款 |
B.稳增长——扩张性财政政策——减轻服务业和小微企业的税收负担 |
C.调结构——扩张性财政政策——下调金融机构一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 |
D.惠民生——紧缩性财政政策——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财政支持力度 |
2014年1月1日起,铁路运输和邮政服务业被纳入营业税改增值税的试点,有助于实现由“道道征收、全额征税”向“环环抵扣,增值征税”转变。推进“营改增”有利于
A.优化国家税种结构,拓宽财政收入来源 | B.优化经济结构,显著提升国家实力 |
C.完善国家财税制度,强化财政支出约束 | D.避免重复征税,减轻企业负担 |
当前,部分企业滥用劳务派遣,将派遣用工当长期员工使用,但派遣员工与正式员工同工不同酬、社保缴费基数差别大,劳务派遣已经“变味”。上述“同工不同酬”现象
①是劳动力配置市场化的结果,有利于促进劳动者就业
②不利于企业提高经营效率和竞争力,影响了社会公平
③有利于企业减少劳动力成本支出,推动企业长远发展
④违背了“以人为本”和“效率至上”的先进管理理念
A.①② | B.③④ | C.②④ | D.②③ |
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绩效工资制度的改革要以促进提高公益服务水平为导向,根据工作成绩和劳动效率确定工资,建立健全绩效考核制度,搞活事业单位内部分配。绩效工资的实施
①是社会主义分配原则的重要体现
②实现了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的统一
③有利于提高事业单位所有劳动者的收入
④有利于完善分配机制,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
A.①③ | B.①④ | C.②③ | D.②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