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实事求是”出自《汉书》。刘德是汉景帝刘启的儿子,他一生酷爱藏书,且对藏书脚踏实地刻苦钻研,很多人对其深为赞叹。东汉史学家班固在编撰《汉书》时对刘德的好学精神作了高度评价,赞扬刘德“修学好古,实事求是”。意思是说,刘德爱好古代文化,对古代文化的研究十分认真,总是在掌握充分的事实根据以后,才得出正确可靠的结论来。
材料二 随着历史的演进,后来的人将实事求是的含义演变为说话、办事符合实际情况,既不夸大,也不缩小。而毛泽东从中国革命实际出发对实事求是又作了全新的阐释,他指出:“‘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此后,实事求是就被视为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和灵魂,成为中国共产党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
材料三 习近平在《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一文中从三个方面论述坚持实事求是的基本要求,即:坚持实事求是,最基础的工作在于搞清楚“实事”,就是了解实际、掌握实情;坚持实事求是,关键在于“求是”,就是探求和掌握事物发展的规律;坚持实事求是,必须始终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
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由班固到毛泽东再到习近平,“实事求是”含义变化的原因及意义。
(2)实践反复证明,坚持实事求是就能兴党兴国;违背实事求是,就会误党误国。运用把握思维的奥妙的知识,分析怎么样才能做到实事求是。[
(3)习近平认为,坚持实事求是,必须始终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运用所学生活与哲学知识,结合当前社会现实,谈谈你对习近平强调坚持群众路线是实事求是基本要求的理解。
五芳斋号称“江南粽子大王",以糯而不烂、肥而不腻、肉嫩味美、咸甜适中而著称。嘉兴“五芳斋”已有80年的历史,五芳斋在传承民族饮食文化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对传统工艺进行改造。同时顺应现代人对早餐健康、清淡、可口、新鲜的要求,将中华传统小吃发扬光大。而且借鉴西方快餐店的经营模式,探索出中式小吃新的经营模式。这样,人们告别了街头巷尾买粽子的不便,在舒适的餐厅里品尝早餐,实现了消费习惯的“革命性”转变。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分析五芳斋的成功对我们文化创新有何启发?
材料一 : 根据《文化软实力蓝皮书:中国文化软实力研究报告(2011)》指出,我国文化产业占世界文化市场比重不足4%,而美国则占了43%。当前,美国文化产业在GDP中所占的比例已经达到25%。按照国际惯例,文化产业占到GDP的比重必须要占到5%或者5%以上,才能算是支柱产业。十二五规划中首次提出将把文化产业作为支柱性产业,当前文化产业占我国GDP约为2.5%,如以按2015年GDP5%计算,未来5年复合增速将达到37%,超过过去五年大多数工业行业复合增速,较其本身增速也将提高15个百分点左右。
材料二:根据《嘉兴市文化产业发展规划(2010—2015)》,到2015年,通过 “文化强市”建设,嘉兴在文化产业发展方面有独特的优势,一方面,嘉兴南湖、乌镇、西塘等红色旅游和古镇资源丰富,文化产业的发展可以跟当地的人文旅游紧密结合起来,开辟出一条有嘉兴特色的文化产业之路;另一方面,高铁的开通为嘉兴交通带来了更多的便利,而相对较低的创业和生活成本也是嘉兴吸引人才、发展高科技和文化产业的一个有利条件。
(1)根据材料一,描述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状况。
(2)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材料二中我市推动“文化强市”建设的原因。
看图,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知识,回答问题。(8分)
第28届雅典奥运会会徽第29届北京奥运会会徽 30届伦敦奥运会会徽
从三幅奥运会会徽的异同中,你能体会出什么文化现象? (4分)对待这种文化现象的正确态度是什么? (4分)
材料一:
注:“十一五”期间,我国GDP、财政收入、城镇居民收入、农村居民收入的年增长率分别为11.2%、21.3%、9.72%、8.86%。
材料二:浙江要加快建设经济、文化强省。发挥文化资源富集优势,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加快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加快培育文化品牌体系,使文化产业成为浙江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
——摘自浙江省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
(1)描述材料一所示的经济信息。并从经济生活角度,联系材料一,对“国富民必富”的观点作一个评述。(8分)
(2)结合材料二,从文化创新的角度,说明怎样才能使浙江的文化产业得到更好的发展。(8分)
下列材料摘自C县的“十二五”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材料一:要充分发挥本县地处边疆的优势,大力发展边境旅游业和边境贸易;要坚持以人为本,关注民生,以不断提高人民的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为重点,同时大力加强其他社会建设。
材料二:要着力增强全县人民的民族团结意识,使每一个人都认识到:加强民族团结,不仅是政府的责任,也是我们每一个公民的责任。
请回答:
(1)材料一中,C县的规划体现了矛盾分析法的哪些道理?(6分)
(2)从政治生活角度,分析材料二中“加强民族团结,不仅是政府的责任,也是我们每一个公民的责任”的依据。(8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