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有关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A.血液中钙离子含量太低,会出现抽搐现象 |
B.P是磷脂、ATP及核糖的组成元素 |
C.相对于K+说,Na+对于维持细胞内液的渗透压具有更重要的作用 |
D.由Fe参与组成的血红蛋白,是内环境的成分之一 |
在没有发生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的情况下,下列结构中可能含有等位基因的是
①一个四分体
②两条姐妹染色单体
③一个DNA分子的两条脱氧核苷酸链
④一对同源染色体
⑤两条非同源染色体
A.①②④ | B.①②③ | C.①③④ | D.①③④⑤ |
某种昆虫长翅A对残翅a为显性,直翅B对弯翅b为显性,有刺刚毛D对无刺刚毛d为显性,控制这3对性状的基因均位于常染色体上。现有这种昆虫一个体细胞的基因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长翅与残翅、直翅与弯翅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B.若无互换,该昆虫一个初级精母细胞产生的精细胞基因型有4种
C.细胞有丝分裂后期,移向细胞同一极的基因有A、a、b、b、D、d
D.为验证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必须用基因型为aabbdd的异性个体来与该昆虫进行交配
下列有关科学家的科学发现和所利用到的实验方法都正确的是
科学家 |
科学发现 |
实验方法 |
|
A |
沃森、克里克 |
DNA的半保留复制 |
假说演绎法 |
B |
沃森、克里克 |
DNA的双螺旋结构 |
物理模型建构法 |
C |
艾弗里 |
格里菲斯提出的“转化因子”是DNA而不是蛋白质 |
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 |
D |
摩尔根 |
基因和染色体存在明显的平行关系 |
类比推理法 |
科学家经研究认为“河南蜱虫叮咬事件”的元凶为一种新型的布尼亚病毒,这一病毒主要由蜱虫传播。下列与该病毒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该病毒可能装配有蜱虫细胞的某些成分 |
B.新型布尼亚病毒体内含有2种核酸,5种碱基 |
C.该病毒可通过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等方式产生变异,疫苗的研制必须具有针对性 |
D.该病毒由于寄生在蜱虫细胞内,可借助光学显微镜进行观察 |
下列变化过程中,细胞的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的是
A.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的过程 |
B.人体成熟红细胞的形成过程 |
C.肝脏细胞癌变形成癌细胞的过程 |
D.受精卵分化成神经细胞的过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