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0”芦山地震中 “不听话”的儿子
“地震了,你知道不,震中就在雅安!你没事吧?”刚刚恢复通讯,正在雅安的洪雅县组织部组织二股副股长肖敏就接到父母的电话。“你赶快回洪雅,那边危险!”作为家里的独生子,父母的担忧和焦虑从电话那头传了过来。“爸,妈,这个时候我怎么能走呢?放心吧,我会注意安全的。”肖敏没有听父母的话,在征得单位领导的同意后,就地加入了自救队,与当地党员干部群众一道投身到了抗震救灾斗争中。
请结合上述材料,运用七年级下册《共同的责任》中的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从肖敏的行动中我们可以得到的启示: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冲突时,正确的选择是什么?
(2)从肖敏的行动中我们可以看出,肖敏是一个勇于承担责任的人。承担责任需要我们付出哪些代价?同时又可能得到哪些收获?(每问列举不少于两项)
请你进行观察与思考
南开大学2013年招生录取工作已经结束,在南开大学的新生中,身残志坚的大连小姑娘王娇受到了校方关注。1994年出生的王娇双腿因骨骺发育不良,行动困难,但她不向命运低头,乐观向上,最终以优异成绩考上南开大学。
王娇刚学走路时常常会喊腿疼,后来两条腿越长越弯,走坡路时常常摔倒。4岁时经过专家会诊,确诊为骨骺发育不良,双胫骨内翻,两腿无法并拢。在2000年10月和2008年4月,王娇两次接受腿部大手术。手术是将变形的腿骨截掉一部分,重新接上后再打一排钢钉、埋下钢板固定……手术后王娇的身高也因此定格在了1.3米,平时行走腿部要戴着10多斤重的钢质矫形器。但身体的痛苦始终没有让她放弃对学习、对生活的追求。王娇上学从不迟到,每次走到学校她总是汗流浃背,如同被雨淋过一样。
(1)王娇在困难面前不低头,战胜自我,超越自我,这是一种什么品质和精神?你是如何理解这种品质的?
(2)结合王娇的事迹,请你谈谈青少年该如何“告别依赖,走向自立”。
(3)你打算今后怎样向王娇学习,使自己成为生活中的强者?
在某单位2003届毕业生十年聚会上,同学们相互间介绍了自己的工作,李娅说:“我就职于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孙跃说“毕业后,我回到家乡在镇办饲料加工厂工作。”王宏说:“我申请了银行贷款,投资创办了一家服装厂。”陈宇说:“我靠3万元起家经营了一家淘宝店。”赵刚说:“”我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和同学一起到新疆工作,支援边疆建设。“
(1)上述材料说明了我国坚持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什么?
(2)哪位同学在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的经济成分工作?这种经济成分是什么?
(3)赵刚同学去新疆工作,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是什么?
(4)为了让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我们提倡的“四个尊重“是什么?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确立了经济建设的中心地位,经济增长年均为9.8%,比同期世界经济平均增长率高6.5个百分点,经济增长速度名列世界首位。我国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显著提高。
(1)我国为什么要确立经济建设的中心地位?
(2)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综合国力不断增长,国际地位不断提高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3)为巩固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成果,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是什么?
高尔基说:“真正的朋友,在你获得成功的时候,为你高兴,而不捧场。在你遇到不幸或悲伤的时候,会给你及时的支持和鼓励。在你有缺点可能犯错误的时候,会给你正确的批评和帮助。”
用所学知识分析说明这段话说明了什么?
星期五下午,林强在学校帮老师批作业回家晚了,急性子的妈妈没有了解清楚,以为儿子贪玩,劈头盖脸就对儿子一顿训斥。林强满腹委屈,眼睛红红的,呆坐在沙发上,他不知妈妈为什么这样不讲道理。
(1)你猜想林强的妈妈为什么这样发火?
(2)如果你是林强,在这种情境下怎样与妈妈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