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各项措施中,能提高农作物的光合作用效率的是 ( )
①延长作物的光合作用时间
②增加作物的光合作用面积
③对不同的作物给予适宜的光照强度
④确保通风以保证二氧化碳的供给量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④ | D.③④ |
下列对生物进化理论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基因频率的改变并不意味着新物种的诞生 |
B.共同进化的过程也是生物多样性形成的过程 |
C.四倍体西瓜与二倍体西瓜之间存在生殖隔离 |
D.长期使用青霉素等抗生素,从而导致细菌产生了抗药性 |
已知小麦无芒(A)与有芒(a)为一对相对性状,用适宜的诱变方式处理花药可导致基因突变。为了确定基因A是否突变为基因a,有人设计了以下4个杂交组合,杂交前对每个组合中父本的花药进行诱变处理,然后与未经处理的母本进行杂交。若要通过对杂交子一代表现型的分析来确定该基因是否发生突变,则最佳的杂交组合是
A.♂无芒×♀有芒(♂AA×♀aa)
B.♂无芒×♀有芒(♂Aa×♀aa)
C.♂无芒×♀无芒(♂Aa×♀Aa)
D.♂无芒×♀无芒(♂AA×♀Aa)
下列不能体现生物正在进化的是
A.在黑褐色环境背景下,黑色桦尺蠖被保留,浅色桦尺蠖被淘汰 |
B.杂合高茎豌豆通过连续自交导致后代纯合子频率越来越高 |
C.杂交育种通过不断地自交、筛选和淘汰使得纯合矮秆抗病小麦比例越来越高 |
D.青霉菌经过辐射诱变、筛选获得了青霉素产量很高的菌株, |
某二倍体植株的下列部分,经组织培养和秋水仙素处理后肯定能获得纯合子的是
A.雄蕊 | B.雌蕊 | C.花粉 | D.子房 |
如图表示渐进式新物种形成的基本环节,对图示分析正确的是
A.图中A表示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为进化提供原材料 |
B.图中B表示地理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
C.图中C表示生殖隔离,指两种生物不能杂交且产生后代 |
D.种群基因型频率的定向改变是新物种形成的前提条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