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是植物体内两个有着相互联系的生理过程,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甲、乙过程分别发生在植物细胞的叶绿体和线粒体中 |
B.乙过程也能产生[H],与甲过程中产生的[H]相同 |
C.乙过程产生的CO2、H2O可用于甲过程,促进(CH2O)的生成 |
D.两过程产生的ATP利用途径相同 |
果蝇红眼对白眼为显性,控制这对性状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果蝇缺失1条Ⅳ号染色体仍能正常生存和繁殖,缺失2条则致死。一对都缺失1条Ⅳ号染色体的红眼果蝇杂交(亲本雌果蝇为杂合子),F1中()
A.雄果蝇中白眼占1/4 |
B.红眼雌果蝇占1/4 |
C.染色体数正常的红眼果蝇占1/4 |
D.缺失1条Ⅳ号染色体的白眼果蝇占1/4 |
若用重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一般情况下,不能直接用未处理的大肠杆菌作为受体细胞,其原因是()
A.处理后的大肠杆菌吸收质粒(外源DNA)的能力极强
B.只有经过处理的大肠杆菌才能吸收质粒(外源DNA)
C.未处理的大肠杆菌不能吸收质粒(外源DNA)
D.未处理的大肠杆菌吸收质粒(外源DNA)的能力极弱
下图为人体完成某一反射的结构示意图,a、b为微型电流计F的两极,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刺激皮肤细胞A处,细胞E产生反应,细胞C产生感觉 |
B.从a处切断神经纤维,刺激b处,效应器能产生反应 |
C.刺激皮肤细胞A处,电流计指针将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
D.兴奋从细胞B传到细胞D,存在两次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换 |
1953年Watson和Crick构建了DNA双螺旋结构模型,其重要意义在于()
①发现DNA如何存储遗传信息
②确定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③发现DNA分子中碱基含量的规律性
④为DNA复制机构的阐明奠定基础
A.①③ | B.②③ | C.①④ | D.③④ |
将玉米种子置于25℃、黑暗、水分适宜的条件下萌发,每天定时取相同数量的萌发种子,一半直接烘干称重,另一半切取胚乳烘干称重,计算每粒的平均干重,结果如图所示。若只考虑种子萌发所需的营养物质来源于胚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萌发过程中,胚乳组织中的淀粉被彻底水解成ATP,为种子萌发提供能量 |
B.胚乳的营养物质在萌发过程中全都转化成幼苗的组成物质 |
C.在萌发的96~120h阶段,种子的呼吸速率最大 |
D.若保持实验条件不变,120h后萌发种子的干重将下降,原因是幼苗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且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