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词作家田汉南行至漳州,他看到当地群众砍伐相思树做燃料,遂写了一首诗:“枝干横斜叶半黄,漳州炉焰对斜阳。炼钢何惜相思树,一寸相思一寸钢。”对于这首诗反映的现象理解正确的是
| A.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改变落后经济状况的强烈愿望 |
| B.发生在“文化大革命”时期 |
| C.是对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 |
| D.推动了国民经济协调发展 |
1792年法国称共和国,1804年法国称帝国,这一变化中,没有改变的是
| A.阶级基础 | B.国家政体 | C.内外政策 | D.与人民的关系 |
在封建社会,皇帝与丞相之间很容易产生矛盾,从汉至元,历代皇帝曾经采取过的限制相权的措施包括
①形成“中朝”“外朝”格局,使以丞相为首的中央官僚不能参与决策
②三省长官同为宰相,相互牵制和监督
③增设参知政事为副相,设三司使管理财政
④设平章政事,领钱粮、兵甲、屯种、漕运等军国重事
|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①②④ | D.①③ |
关于明清时期内阁制度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 明成祖时选翰林院官员以辅助丞相B明内阁不是法定的行政决策机构
C 票拟是否采纳取决于皇帝的批红D清初时与六部、议政王大臣会议共存
唐代张三及第后,在中央负责政令草拟和颁发皇帝诏令的工作,当时他应该任职于
| A.中书省 | B.门下省 | C.尚书省 | D.行中书省 |
汉武帝时期,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较秦始皇统治时期有所发展,主要表现在
①中央设置丞相、御史大夫、太尉和诸卿②形成“中朝”“外朝”体制
③建立对地方高官的监察制度④确定了州、郡、县三级行政区划
|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