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某植物属于XY型性别决定的二倍体生物,抗病和感病性状是由位于性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控制,抗病基因对感病基因为显性。请回答下列问题。
(1)科研人员分别对基因B和b进行测序,部位序列如下(其它序列相同):
①两基因相比,结构相对更稳定的是 基因。
②现对B基因进行人工处理,使图中已知基因序列α链中T全部转化为A,则处理后的B基因复制3次,至少需要游离的腺嘌呤 个(只考虑图中给出的序列)。
(2)现有正常植株幼苗Ⅰ和Ⅱ,用射线处理正常幼苗Ⅱ后引起变异,对变异类型进行研究,发现细胞中基因及染色体变化如图所示,(其他基因及染色体均正常)
①突变Ⅰ的形成是细胞在进行 过程中发生 导致,突变Ⅱ是该细胞发生
导致。
②突变类型与正常类型杂交,如子代 ,则为突变类型Ⅰ;若子代 ,则为突变类型Ⅱ;若子代 ,则为突变类型Ⅲ。
(3)该植株种群另一对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种群个体数量足够多,基因为AA的个体占24%,aa个体占4%,在环境中生存能力为AA=Aa>aa,则长期的 过程中,会使A和a基因频率发生怎样的变化?(用曲线表示)
下图是一个某单基因遗传病的系谱图,相关基因为A、a。请回答相关问题:
(1)该遗传病是由染色体上的性基因控制的。
(2)若Ⅱ3不携带致病基因,则Ⅱ3的基因型为,Ⅱ3与Ⅱ4再生一个患病女儿的几率为。
(3)若Ⅱ3携带致病基因,则Ⅲ9的基因型为;Ⅲ9与人群中一同时患该遗传病和抗维生素D佝偻(伴X显性遗传)的患者婚配,则他们所生儿子表现正常的几率为。
为了探究pH对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请根据提供的材料用具,完成实验设计,并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用具:试管,量筒,滴管,试管架,pH试纸;新鲜的质量分数为20%的鸡肝研磨液;新配制的体积分数为3%的过氧化氢溶液,质量分数为5%的盐酸溶液,质量分数为5%的氢氧化钠溶液,蒸馏水等。
实验设计:
①如图所示,先在1号、2号、3号试管中各加入2 mL新配制的体积分数为3%的过氧化氢溶液。
②仔细观察各试管内产生气泡的量,并记录。
③向l号、2号、3号试管内各滴入2滴A液体。
④向l号试管内加入l mL蒸馏水,向2号试管内加入B液体,向3号试管内加入C液体,并振荡试管。
(1)A液体为,加入B液体的量为。
(2)对实验设计中的步骤重新排序,使之更为合理:。(填序号)
(3)预期的实验结果为。(本空2分)
(4)除了题中所给条件,还需要保持相同且适宜的环境因素有。
下图表示突触的结构以及兴奋在突触处的传递过程,请回答有关问题:
(1)图中结构①的名称是,该结构聚集在突触小体中的意义是。
(2)兴奋在突触间的传递是方向的,原因之一是神经递质只能由释放。
(3)神经递质的释放需借助于生物膜的性。
(4)重症肌无力的病因是患者免疫系统把相关神经递质的受体当作抗原,产生相应抗体。抗体与相应受体特异性结合,造成正常神经递质不能与受体正常结合,从而导致信号转换过程受阻。
下图表示不同浓度生长素或生长素类似物对植物某部位的影响,请据图回答相关问题:
(1)若上图表示甲、乙两种生长素类似物对某植物插条生根的影响,则甲、乙在50μmol/L时对该插条的影响分别为、。(填“促进”或“抑制”)
(2)若上图表示不同浓度生长素对某植物同一枝条的顶芽和侧芽生长的影响,则甲和乙中表示侧芽的为;当生长素浓度加大到1000μmol/L时,甲的的生长长度为0,说明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甲的作用具有。
(3)生长素的化学本质是,在农业生产中破除植物顶端优势的操作是。
图1为含碳化合物在某植物细胞呼吸与光合作用过程中的转化过程,①~④表示相关生理过程,物质甲为其中的中间产物;图2为该植物在最适温度下,CO2吸收速率在不同光照条件下的变化。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由②过程形成的物质甲的名称为;④过程发生的场所为。
(2)在图2中A点的条件下,图1中能完成的过程为;在图2中C点的条件下,图1中能合成ATP的过程为。(本小题填序号)
(3)将A点条件中的温度提高5℃,则A点在Y轴上的移动方向是。
(4)在实验室中控制一昼夜24小时的环境条件,其中A点条件下10小时,B点条件下2小时,剩余时间满足C点条件,则该植物一昼夜单位叶面积有机物积累量(用CO2吸收速率表示)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