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灾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据报道,发生 在3月30日傍晚至31日凌晨的强降雨来势凶猛,深圳市平均降雨125毫米,最大累计降雨达318毫米,最大1小时降雨量(红树林 站)达115毫米(是气象历史记录以来的最大值),局部降雨频率超50年一遇。此次降雨过程累计雨量、小时雨强、持续时间均超过2013年的“8*30”暴雨,是我市30年来3月份出现的最强大暴雨。强降雨期间(30日傍晚至31日凌晨),我市发生约200 处不同程度的积水或内涝,部分河堤坍塌损毁,2人因灾死亡。主要灾情: 一是内涝严重。 二是2人因灾死亡。
分析此次城市内涝发生的原因。
结合下列材料,读图分析回答问题。
材料一:新疆和重庆市农业人口和人均耕地面积资料(2004年)
农业人口(万) |
人均耕地面积(亩) |
|
新疆 |
1276 |
3.08 |
重庆 |
2378 |
1.08 |
材料二:乌鲁木齐至重庆的地形剖面示意图请根据材料一,说明今年以前为何就有大量重庆民工到新疆摘棉花? (2分)
乌鲁木齐至重庆的地形剖面线穿越了世界上海拔最高的盆地B,B是盆
地, 铁路穿越了该盆地。试述A、C两盆地外力作用表现形式的主要差异及其原因。
下图为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依据图和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描述该地区地形的基本特征。
与B河相比,说明A河水文特征及其成因。
概括图中居民点的分布特征。
(11分)读“黄河流域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黄河上游地区重点开发的可再生能源资源是________,其形成的有利自然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地区是黄河流域重要的农业区,其发展的限制性因素是________,因此该地区农业发展方向为____________________。
黄河流域下游的流域形态特征是__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为了加快黄河中游地区煤炭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地方政府提出了下列两套方案进行了讨论。你认为哪套方案的经济效益更高?要保证煤炭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应注意采取哪些措施?
(13分)读“我国某区域图”,完成下列问题。图中A山脉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界线,请列举三条分界线。
简要分析图中甲地区发展农业不利的自然条件。
图中乙地区主要的环境问题是____________,试简要分析其形成的主要原因。
天津化学工业发达的原因之一是附近有华北油田和盐场。分析该盐场的形成条件。
新疆的伊犁河谷被誉为“中国天府”、“西域湿岛”。读新疆局部地区年降水量图(单位:mm)(下左图)及伊犁河谷地区分布示意图(下右图),回答下列问题。上左图中,甲地形区的降水量比周围________,分析其主要原因。
结合上右图,从形态、地势和分布格局等三方面,描述伊犁河谷地区的地形特征。
结合左图和相关知识,简要分析伊犁河谷地成为“西域湿岛”的原因。
分析伊犁河谷地种植冬小麦的自然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