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核细胞内具有发达的生物膜系统,将细胞质基质分隔成不同的区室。下图是真核细胞内区室化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内填序号, 上填名称):
(1)作为一个完整的高等动物细胞,图中还应该有 (细胞器)。
(2)生物膜一般具有选择透过性,不允许大分子物质通过,但[ ] 可以,如 (物质名称)可以通过该结构。
(3)在浆细胞中明显发达的细胞器是[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和[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研究发现蛋白质合成旺盛的细胞中结构⑥明显发达(较大),这可能是因为⑥具有______的功能。
(5)发达的细胞内膜结构使真核细胞区室化,对于细胞代谢的意义是: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食品种类多,酸碱度范围广。生物兴趣小组拟探究在食品生产应用范围较广的蛋白酶,查阅相关文献,得知:
(1)
对不同蛋白酶的活力影响有差异。据下图可知,更适宜作为食品添加剂,理由是。蛋白酶的活力可用的量来表示。
(2)该蛋白酶的提取工艺流程如下:
兴趣小组分别对酶保护剂浓度、提取液 进行了探究实验。结果显示,酶保护剂浓度在0.02-0.06 范围内,酶活力较高;提取液 在6.0-8.0范围内,酶活力较高。他们认为,要进一步提高粗酶制剂的美活力,以达到最佳提取效果,还需对酶保护剂浓度和提取液 进行优化,并确定以此为探究课题。请拟定该课题名称,设计实验结果记录表。
子叶黄色(
,野生型)和绿色(
,突变型)是孟德尔研究的豌豆相对性状之一。野生型豌豆成熟后,子叶由绿色变为黄色。
(1)在黑暗条件下,野生型和突变型豌豆的叶片总叶绿素含量的变化见下图。其中,反映突变型豌豆叶片总绿叶素含量变化的曲先是。
(2)
基因和
基因的翻译产物分别是
Y蛋白和
y蛋白,其部分氨基酸序列见下图。据图推测,
基因突变为
基因的原因是发生了碱基对的和。进一步研究发现,
Y蛋白和
y蛋白都能进入叶绿体。可推测,位点的突变导致了该蛋白的功能异常,从而使该蛋白调控叶绿素降解的能力减弱,最终使突变型豌豆子叶和叶片维持"常绿"。
(3)水稻
基因发生突变,也出现了类似的"常绿"突变植株
2,其叶片衰老后仍为绿色。为验证水稻
基因的功能,设计了以下实验,请完善。
(一)培育转基因植株:
Ⅰ.植株甲:用含有空载体的农杆菌感染的细胞,培育并获得纯和植株。
Ⅱ.植株乙:,培育并获得含有目的基因的纯合植株。
(二)预测转基因植株的表现型:
植株甲:维持"常绿";植株乙:。
(三)推测结论:。
罗非鱼是杂食性鱼类,在珠江三角洲地区大量养殖,能适应咸、淡水环境。
(1)当罗非鱼由淡水进入咸水,机体会大量脱水,细胞外液渗透压,渗透压感受器产生兴奋,并将兴奋传给,促使其释放,该物质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水,使尿量减少以适应咸水环境。
(2)某实验基地水库中放养了一批罗非鱼。其监测数据显示,
段这种罗非鱼的种群数量发生了明显波动,调查发现有人在该水库中放生了大型肉食性鱼(
);一段时间后,罗非鱼种群数量达到了相对稳定状态(见下图)。图中显示,罗非鱼种群在
段呈型增长。据图推测,
最可能是在对应的时间点进入水库;在捕食压力下,罗非鱼种群的环境容纳量接近.
(3)富营养化导致藻类大量繁殖,该水库出现水华现象,浮游动物和鱼类均受到影响。请用文字和箭头描述藻毒素从产毒藻逐级积累到
体内的途径。
荔枝叶片发育过程中,净光合速率及相关指标的变化间下表。
叶片 |
发育情况 |
叶面积(最大面积的%) |
总叶绿素含量 |
气孔相对开放度 |
净光合速率 |
A |
新叶展开前 |
19 |
- |
- |
-2.8 |
B |
新叶展开中 |
87 |
1.1 |
55 |
1.6 |
C |
新叶展开完成 |
100 |
2.9 |
81 |
2.7 |
D |
新叶已成熟 |
100 |
11.1 |
100 |
5.8 |
注:"____"表示未测数据.
(1)
的净光合速率较低,推测原因可能是:①叶绿素含量低,导致光能吸收不足;②,导致。
(2)将
分别置于光温恒定的密闭容器中,一段时间后,
的叶肉细胞中,将开始积累;
的叶肉细胞中,
含量将。
(3)与
相比,
合成生长素的能力;与
相比,
的叶肉细胞的叶绿体中,数量明显增多的结构是。
(4)叶片发育过程中,叶片面积逐渐增大,是的结果;
的叶肉细胞与表皮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差异显著,其根本原因是。
有些微生物能合成纤维素酶,通过对这些微生物的研究和应用,使人们能够利用秸秆等废弃物生产酒精,用纤维素酶处理服装面料等。研究人员用化合物A、硝酸盐、磷酸盐、以及微量元素配制的培养基,成功地筛选出能产生纤维素酶的微生物。请分析后回答下列问题:
(1)培养基中加入的化合物A是________,为微生物的生长提供________,这种培养基属于________培养基。
(2)为了筛选出能产生纤维素酶的微生物,应向培养基中加入________。
(3)在筛选出能产生纤维素酶的微生物之前,可用液体培养基培养,增加微生物的浓度。若获得纯净的菌株,常采用平板划线的方法进行接种,此过程所用的接种工具是________,操作时采用________灭菌的方法,还可用________方法进行接种。
(4)实验结束后,使用过的培养基应该进行灭菌处理才能倒掉,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