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一植物放在密闭的玻璃罩内,置于室外进行培养,用CO2浓度测定仪测得了该玻璃罩内CO2浓度的变化情况,绘成下图的曲线,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
①BC段较AB段CO2浓度增加减慢,是因为低温使植物呼吸作用减弱
②CO2浓度下降从DE段开始,说明植物开始进行光合作用
③FG段CO2浓度下降不明显,是因为气孔关闭,叶片对CO2的吸收减少
④H点CO2浓度最低,说明此时植物对CO2的吸收最多,光合作用最强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2010年5月20日,美国生物学家克雷格·文特尔宣布在实验中制造生命细胞。文特尔将一种称为丝状支原体的微生物DNA进行重塑,并将新的DNA片段“粘”在一起,植入另一种细菌中。新的生命由此诞生。这是世界上第一个人造细胞,我们称它为“人造儿”,因为这个细胞的遗传物质完全来自合成的DNA。下列关于“人造儿”的说法错误的是
A.“人造儿”没有细胞核 B.“人造儿”的DNA在自然界中可能不存在
C.“人造儿”不会衰老、死亡 D.“人造儿”所需要的营养物质与其他细胞没有差异
下图为某高等植物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强,CO2吸收速率的变化曲线(假设其他条件均不变且都是植物生长的适宜条件)。在此过程中,能正确反应植物呼吸作用强度的变化曲线的是
艾弗里和同事用R型和S型肺炎双球菌进行实验,结果如下表。从表可知
A.①不能证明S型菌的蛋白质不是转化因子 | B.②说明S型菌的荚膜多糖有酶活性 |
C.③和④说明S型菌的DNA是转化因子 | D.①~![]() |
如右图为种群数量增长曲线,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改善空间和资源条件有望使K值提高 |
B.BC段种群增长率逐渐下降,出生率大于死亡率 |
C.B到C的变化过程中,其天敌捕食成功率将会增加 |
D.曲线Y表明自然状态下种群无法实现最大增长速率 |
入侵人体的一种病毒,人体内往往会产生针对其的不同抗体,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A.病毒基因在细胞内能高效复制 | B.病毒表面往往存在多种蛋白质分子 |
C.病毒表面往往存在多个同种蛋白质分子 | D.病毒基因在细胞内能高效表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