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φX174噬菌体中的DNA为单链,有5386个碱基,其中A约占20%。φX174噬菌体进入宿主后,合成互补链,形成环状双链的繁殖型DNA(RF-DNA)。以此RF-DNA为模板,合成作为噬菌体基因组的环状单链DNA及噬菌体的蛋白质,形成噬菌体粒子。一个用32P标记的φX174噬菌体侵入无放射性的细菌后,释放出100个子代噬菌体粒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子代噬菌体中含有放射性的粒子占1/50
B.生成100个φX174噬菌体需消耗G159964个
C.φX174噬菌体的增殖过程不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D.噬菌体粒子的形成需要解旋酶、DNA聚合酶等多种酶的参与

科目 生物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DNA的粗提取和鉴定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生物膜分子结构模型的探究历经了100多年的时间,目前仍在研究之中。在这期间,无数科学家积极投身该项研究之中并各自取得一定的进展。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19世纪末,欧文顿对植物细胞的通透性进行上万次实验,最终推测膜上含有蛋白质
B.1925年,两位荷兰科学家抽提出蛙红细胞内所有脂质,最终确定膜上的磷脂为双层
C.1959年,罗伯特森获得细胞膜“暗﹣亮﹣暗”电镜照片,认为蛋白质分布于膜两侧
D.1972年,桑格和尼克森提出流动镶嵌模型,认为膜上所有磷脂和蛋白质都是运动的

实验Ⅰ:用任氏液(含少量Ca2)灌注离体蛙心,发现蛙心可持续跳动数小时;实验Ⅱ:用不含Ca2的任氏液灌注离体蛙心,发现蛙心会很快停止跳动。这两个实验的结果表明Ca2()

A.对维持细胞酸碱平衡有重要作用
B.对维持生命活动有重要作用
C.对维持蛙心形态有重要作用
D.为蛙心的跳动直接提供能量

研究发现,砷(As)可以富集在植物体内,转化为毒性很强的金属有机物,影响水稻的株高、根长和干重;加P(与As原子结构相似)处理后水稻茎叶和根中P含量增加、As含量相对减少,水稻生长加快,干重增加。对此现象不合理的解释是()

A.As在水稻细胞内富集,由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决定
B.As进入水稻细胞,导致有关酶失去活性,影响代谢细胞
C.P影响As的吸收,与细胞膜上的载体种类和数量有关
D.P是构成磷脂、核酸和ATP的重要元素,能促进水稻生长发育

图甲、乙、丙为组成生物体的相关化合物,乙为一个由α、β、γ三条多肽链形成的蛋白质分子,共含271个氨基酸,图中每条虚线表示由两个巯基(﹣SH)脱氢形成一个二硫健(﹣S﹣S﹣)。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甲为组成乙的基本单位,且乙中最多含有20种甲
B.由不同的甲形成乙后,相对分子量比原来少了4832
C.核酸的基本单位用图丙表示,并且只存在于细胞核中
D.如果甲中的R为C3H5O2,则由两分子甲形成的化合物中含有16个H

下列有关生物实验分析和操作的叙述正确的是()

A.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时,装片的制作流程为:解离→染色→漂洗→压片等过程
B.用高倍显微镜观察线粒体时用健那绿染色后,细胞不进行有氧呼吸,线粒体被染成蓝绿色
C.教材中渗透现象示意装置中长颈漏斗内液面不再升高时,漏斗内溶液的浓度等于烧杯内溶液的浓度
D.将正常奶粉样液2mL注入试管,再加入一定量的蛋白酶,然后加入双缩脲试剂,会产生紫色反应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