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图表示某高等动物激素的分泌及作用机制,结合所学知识及图中相关信息回答以下问题:

(1)图中甲、乙、丙表示该动物的器官,其中具有神经传导和激素分泌双重功能的器官是(     )__________,该器官神经元之间相接触的结构称为_______________。
(2)若a、b过程表示激素①分泌的分级调节;c、d的调节过程是:当激素①的含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对甲和垂体的分泌活动起            作用。若激素①表示性激素,则物质b是__________,据图分析,激素①进入靶细胞的方式是______________。
(3)激素①进入靶细胞内,通过I、II过程影响蛋白质的形成,这个过程主要说明了能通过影响的_______________过程而调节生命活动。
(4)若结构乙表示胰岛B细胞,结构甲通过释放“某化学物质”可直接影响激素②的形成与分泌,该化学物质称为________________;激素②的生理功能是_________              ______。
(5)如果丙器官中细胞分泌甲状腺激素,那么该激素的靶细胞是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血糖平衡是人体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人体内有多种激素参与血糖浓度的调节。
(1)下图表示了血糖调节的过程(图中甲、乙、丙表示结构,①、②、③表示物质),则图中甲、乙、丙所表示的结构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当给动物注射大剂量胰岛素时,动物会休克。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能促进休克后的动物又恢复清醒。
①给动物注射了超剂量的胰岛素后发生休克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利用下面提供的条件,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方案,证明胰高血糖素能使机体的血糖浓度升高,并回答有关问题。
实验材料及用品:小白鼠、注射器、鼠笼、胰岛素溶液、胰高血糖素溶液、葡萄糖注射液、生理盐水。
实验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选择体重相近的健康小白鼠,按照下表分别进行处理、观察。请填写空白处的相关内容。

实验分组
实验处理方法
预期结果
(下一步)实验处理方法
预期结果
A组(对照组)(2只)

清醒

清醒
B组(2只)

休克

未清醒
C组(2只)

清醒
D组(2只)

清醒

(3)胰岛素合成分泌不足使人患糖尿病,为治疗糖尿病,需大量胰岛素,目前为糖尿病人补充胰岛素的方法通常是注射而非口服,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一个远离大陆且交通不便的海岛上,居民中患有甲种遗传病的占1/1600(基因为A、a)。岛上某家族系谱中,除患甲病外,还患有乙病(基因为B、b),两种病中有一种为红绿色盲,请据图回答问题∶

(1)______病为红绿色盲病,另一种遗传病的致病基因在_______染色体上,为_______性遗传病。
(2)Ⅲ-11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Ⅲ-11的直系血亲关系有______________。(填编号)
(3)若Ⅲ-11与该岛一个表现型正常的女子结婚,则其孩子中患甲病的概率为_______。
(4)若Ⅲ-11与该表现型正常的女子已生育一患甲病的孩子,则再生一个孩子为甲病的几率是_______。
(5)Ⅱ-5和Ⅱ-6生育一个完全健康孩子的几率是_______。

下图甲表示春季晴天某密闭大棚内一昼夜CO2浓度的变化。乙图曲线a表示某种植物在20℃、CO2浓度为0.03%的环境中随着光强度的变化光合作用合成量的变化;在B点时改变某种条件,结果发生了如曲线b的变化。请分析回答。

(1)甲图中,一昼夜中CO2浓度最高和最低的时间点分别是a时和b时,在这两个时间点植物光合作用强度___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呼吸作用强度。
(2)分析乙图在B点时改变的某种条件可能是(列举两种情况即可):
可能的条件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可能的条件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乙图中A点与B点相比较,A点时叶绿体中NADPH的含量_______(填“多”或“少”)。(4)乙图如果在A点时温度分别降低10℃,则曲线有何变化?请在丙图中表示出来。
(5)植物较长时间在黑暗中生长,叶子很小,呈黄色或黄白色,即“黄化现象”。有人做了如下实验:将花菜豆幼苗在暗处放置了7~8天,使之黄化后,每天给予如下光照,比较其恢复正常形态的情况,结果如下:

光强
照光时间
结 果
2008lx
(弱光)
0.5h
无论光照时间的长短,都逐渐恢复正常形态。光照4小时和12小时后,形成很多叶绿素
2 h
4 h
12 h
4000lx
(强光)
1 min
光照10分钟和30分钟时,恢复正常形态的程度与上述光照4小时和12小时差不多,但是不能形成叶绿素。延长光照时间后叶绿素逐渐合成
4 min
10 min
30 min

根据上述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①较长时间在黑暗中生长的植物叶片呈黄色或黄白色,原因是。
②由此进一步推出,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否是影响叶绿素合成的关键因素?_________,
③据测定,花菜豆苗在黑暗中每小时释放出44mg的CO2,而在光照充足的条件下,每小时释放出32mg的O2,则该植物每小时实际产生的O2量为____________mg。

综合大熊猫化石及现存种类生活习性和生活环境等多方面的研究,传统的观点认为大熊猫的濒危是进化历程的必然。最新群体遗传学的研究表明,现存大熊猫并未走到进化历史的尽头,仍然具有进化潜力。研究发现该物种现存种群仍保持较高的遗传多样性和长期续存的进化潜力,大熊猫在末次冰期消融后还经历了强烈的种群扩张,而现存种群的衰退仅始于几千年前。请依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观点和内容及上述资料回答以下问题:
(1)一个大熊猫种群的全部个体所含的全部基因,是这个种群的___________,如果大熊猫种群仍然保持较高的遗传多样性,实际上反映了种群中基因的___________。
(2)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种群是___________的基本单位。大熊猫在末次冰期消融后还经历了强烈的种群扩张的事实说明,其实质是大熊猫种群的___________在进化过程中发生了动态变化。
(3)突变、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是物种形成和生物进化的机制。

下图为果蝇的细胞。请据图回答:

(1)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多选)()

A.甲细胞中有两对同源染色体
B.乙细胞中有8个核DNA分子
C.Ⅰ细胞增殖属于有丝分裂
D.Ⅰ细胞减数分裂产生a、b、c、d4种基因型的精子

(2)已知果蝇有红眼(H)和白眼( h)两种眼色,现有红眼和白眼的雌、雄果蝇各若干只。若想通过一次交配实验来确定眼色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X染色体上,选择的杂交亲本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
(3)假如果蝇的红眼和白眼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则:
①在果蝇的自然群体中,红眼雄性个体___(多、少)于红眼雌性个体。
②若图中果蝇与白眼果蝇杂交,后代中有红眼果蝇,则该图果蝇的眼色为___色,该果蝇减数分裂产生的细胞a与一只红眼果蝇产生的配子结合并发育成一只白眼果蝇,则这只白眼果蝇的性别是______。
③依据②小题,请在图中标出Ⅰ细胞相关的眼色基因,并在下面方框中画出细胞c的染色体组成。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