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Ⅰ.下图甲是某高等生物在生殖发育过程中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变化曲线,乙是该生物一个细胞的局部结构模式图。请分析回答:

(1)生物个体发育的起点是____ _____。同源染色体分离发生在 [  ]_____________期(括号内填数字标号)。
(2)乙图细胞有____个染色体组,它所处的分裂时期属于甲图中[    ]阶段(填数字标号)。
(3)如果乙图2号上某位点有基因E,2’上相应点的基因是e,发生这种变化可能的原因是                              
(4)若图甲表示某一个体生命活动的过程,该个体的基因型为AaBb,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则③阶段细胞中的基因组成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在科学研究中常用呼吸商(RQ)是表示生物用于有氧呼吸的能源物质不同和氧气供应状态的一种指标。呼吸商(RQ)=释放CO2体积或摩尔数/ 吸收O2体积或摩尔数。现利用下图所示装置,测定一定量的酵母菌在不同O2浓度下的O2吸收量和CO2释放量。锥形瓶内为酵母菌培养液。锥形瓶中央放入一小烧杯,内盛有试剂X,杯中插入一根滤纸折叠条。

(1)小烧杯内插入一根滤纸折叠条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确保结果的准确,需设置对照校正,则对照装置设计为__________。如果对照组着色液发生移动,则说明_______________。
(3)若要读取消耗O2的体积,试剂X最好选用________(NaOH、NaHCO3、蒸馏水);若要直接读取消耗O2和释放CO2的体积之差,试剂X应选用________(NaOH、NaHCO3、蒸馏水)。
(4)若读取的O2吸收量为D,吸收O2与释放CO2量之差为E,则呼吸商为________。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人工受精、试管婴儿等生殖技术 人工湿地的作用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苹果醋具有营养丰富,增强机体免疫力,护肤养肝等多种功效,以鲜苹果汁为原料利于发酵瓶制作果酒和果醋的过程简图如下图1,请分析回答:

(1)过程甲中使用的微生物是____________ ,发酵温度控制在18℃~25℃,经过10-12天后,样液中是否产生酒精,可以用____________来检验。
(2)利用苹果酒制作苹果醋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过程乙中使用的醋酸菌可以从食醋中分离纯化获得,右图操作是分离纯化过程中利用____________法进行接种,在操作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有下列哪几项__________(填序号)。

①每次划线前和结束时都需要灼烧接种环;②灼烧接种环后,待 其冷却后再划线;③第二次及以后的划线,要从上一次划线的末端划线;④最后一次划线不能和首次划的线相接触。
(4)为了保持菌种的纯净,对于长期需要保存的菌种,可以采用____________的方法。
(5)某同学尝试自己利用图2装置制果醋,制作过程中进气口应____________,排气口要通过一个长而弯曲的胶管与瓶身相连,这样做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苹果幼果的果皮含有正常的的叶绿体而呈现绿色,成熟后果实变黄或变红。在苹果成熟过程中,细胞内的有机物会发生一系列变化。下图为苹果果实从形成、成熟至衰老的几个月期间部分有机物的变化。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各种糖类中属于还原糖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月份苹果幼果细胞代谢旺盛,其果皮细胞中能产生ATP 的细胞器是____________。
(3)8月份果实中的淀粉积累最多,主要与叶片进行旺盛的光合作用有关。光合作用中光反应产生_____,用于暗反应合成糖类。
(4)10月份较8 月份苹果逐渐变甜,据图分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研究发现10月份苹果的呼 吸速率会突然升高,最后又下降,这一过程称为“呼吸跃变”,标志着果实成熟达到可食程度。苹果采摘后,若要延缓呼吸跃变的出现,可以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前苏联科学家V.S.Chardakov设计了简单有效地测定植物组织细胞的细胞液浓度的方法,步骤如下:

①a1~a6、b1~b6试管中从左往右由低到高注入等量0.0125M,0.025M,0.05M,0.1M、0.2M,0.4M的蔗糖溶液,(各管溶液浓度为:a1=b1 ……a6=b6
②植物叶片打洞,取得小圆片若干,a1~a6每一试管加入等量小圆片,放置30分钟,期间摇动数次,并于每一试管中加入一粒极小的亚甲基蓝结晶(它对溶液浓度影响极小,可忽略不计)轻轻摇动。
③用弯头毛细滴管依次从每组的a试管中吸一滴蓝色溶液,滴管伸入对应的b试管的中部轻轻放出一滴溶液,观察蓝色小液滴移动方向并记录。
(说明:如果a管溶液浓度上升,蓝色小滴将在b管的无色溶液中下沉;如果溶液浓度下降,蓝色小滴将上浮;如果溶液浓度不变,蓝色小滴将均匀扩散。)
请分析以下问题。
(1)本实验中的自变量是__________。实验组是__________。观察指标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某组试管溶液在第②步操作时,植物细胞在溶液中发生质壁分离,则第③步操作时,将发现蓝色小滴___________________。(上浮/不动/下沉)
(3)若实验结果如下表:

组别
a1、b1
a2、b2
a3、b3
a4、b4
a5、b5
a6、b6
蔗糖溶液浓度
0.0125M
0.025M
0.05M
0.1M
0.2M
0.4M
蓝色液滴运动方向
下沉
不动
微微上浮
微上浮
上浮
明显上浮

则实验的结论是:植物叶肉细胞的细胞液浓度大约相当于________________的蔗糖溶液。
(4)若用溶液浓度最低的一组进行第③步操作,发现蓝色小滴上浮,就应该设置浓度更_____(高/低)的组进行实验。

下图乙是将图甲细胞放置于一定浓度蔗糖溶液中的结果;图丙是将另外一种植物的细胞依次浸于蒸馏水、0.3 mol/L蔗糖和0.5 mol/L尿素溶液中,观察原生质层的体积随时间变化的结果,请据图回答:

(1)甲图细胞中,全透性的结构是________,乙图细胞中半透性的原生质层由_________构成(填编号)。
(2)乙图细胞在质壁分离结束时,⑧处充满了____________。
(3)丙图ABC中,表示细胞在蒸馏水中的是_____,表示在0.3 mol∕L蔗糖溶液中的是____。
(4)bc段的细胞液浓度变化为____________。(增大、减小、不变)
(5)试简要分析B、C曲线差异的原因:B是因为在0.5mol∕L尿素溶液中的细胞开始时因渗透失水而发生质壁分离,后由于________能进入细胞,使得质壁分离后的细胞因吸水而自动复原;C由于________不能进入细胞,因此分离后不能发生自动复原。

在适宜的条件下,研碎绿色植物细胞的叶肉细胞,放入离心管中并依次按如图处理,根据P1、P2、P3、P4中所含成分回答下列问题:

(1)由图可知从细胞中分离各种细胞器的方法是先将细胞破坏,再用______的方法获得各种细胞器结构。
(2)图中DNA含量最多的是________,合成蛋白质的结构存在于________(填写S1~S4、P1~P4)。
(3)P2中的细胞器与下图的图________相对应。

(4)若要在高倍镜下观察P3的棒状结构,一般需要利用________进行染色处理。
(5)若图1为该细胞模式图的一部分,图2中a~h为细胞器或细胞的某一结构(图2中各结构放大比例不同),请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①如果图1细胞具有明显的b结构,则该细胞不会出现g的现象,原因是_______ ______。
②若用龙胆紫染液对图1中的结构进行染色,则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现象是细胞核被染成___色。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