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四幅图对应的生理活动,不正确的叙述是
A.(1)图能正确表示酶浓度增加,而其他条件不变时,生成物质量变化的曲线图(图中虚线表示酶浓度增加后的变化曲线) |
B.(2)图曲线A可以代表池塘中腐生生物呼出的CO2量变化,曲线B可以代表池塘中藻类吸收或放出CO2量变化 |
C.如果(3)图表示某生物的次级卵母细胞,那么,在通常情况下该生物体细胞中染色体的最多数目为4个 |
D.(4)图中①④中的碱基不完全相同;③约有20种 |
有一片长着马尾松和山毛榉的针、阔叶混交林,对两个树种的存有量逐年进行统计,并把马尾松存有量与山毛榉存有量的比值记作C,作曲线如图。请指出两种树处于竞争状态的年份段和在a年的优势树种分别是()
A.1—e,马尾松 | B.1—b,马尾松 |
C.b—c,山毛榉 | D.c—e,山毛榉 |
说明生物群落在垂直方向上具有分层现象的是()
A.森林中有乔木层、灌木层、草木层和地被物层 |
B.一片竹林中的竹子高矮不一 |
C.森林中的树木的间隙有较多的灌木和草丛 |
D.鹿群中有的鹿高,有的鹿矮 |
下列有关草原群落的叙述正确的是()
A.草原上的牧草长势整齐,因此群落在垂直方向上没有分层现象 |
B.在群落水平上研究草原,要研究草原的范围和边界 |
C.过度放牧、退耕还草等人为活动不会影响草原群落的自然演替 |
D.草原群落上的动物在水平方向上是均匀分布的 |
在0.5 mL培养液中放入5只大草履虫,然后每隔一天统计一次大草履虫的数量。经过反复实验,得出如右图所示的结果,对这一结果的分析,错误的是()
A.大草履虫的生长呈现出“S”型增长 |
B.大草履虫放入瓶内第一天起就进入指数增长期 |
C.在第四天至第六天中,种群的出生率等于死亡率 |
D.该瓶内大草履虫种群的K值为400 |
一块弃耕的农田,很快长满杂草,几年后,草本植物开始减少,各种灌木却繁茂起来,最后这块农田演变成了一片森林。这片森林在不受外力干扰的情况下将会长期占据那里,成为一个非常稳定的生态系统。该生态系统在此演变过程中,相关变化趋势正确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