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一项实验装置,用以测定种子萌发时密闭容器中气体容积的变化。每隔一段时间,即调节X管与Y管内的液面至同一水平,并通过Y管上刻度尺量出气体容积。容积变化与时间之间关系如图所示。
(1)每次测量气体容积前要调整X、Y管的液面至____________________,从而确保
(2)在6h内气体容积变化的主要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3)在种子始终保持活力的情况下,曲线在10小时以后仍保持稳定,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有人认为该实验不足以证明气体量的变化就是由萌发种子引起的,原因是该实验缺少 ,请你对该实验进行改进,改进的具体方法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进后的实验如果由于温度的变化引起气体膨胀,则可能造成X、Y管中的液面__________________
(5)如果采用带叶的幼苗来代替萌发的种子做上述实验,要对试管进行的处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其目的是 _____。
番茄是二倍体植物(染色体2N=24)。有一种三体,其6号染色体的同源染色体有三条(比正常的番茄多了一条6号染色体)。三体在减数分裂联会时,形成一个二价体和一个单价体;3条同源染色体中的任意2条随意配对联会,另1条同源染色体不能配对,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组成二价体的同源染色体正常分离,组成单价体的1条染色体随机地移向细胞的任何一极,而其他如5号染色体正常配对、分离(如右图所示)。
(1)设三体番茄的基因型为AABBb,则花粉的基因型及其比例是。则根尖分生区连续分裂两次所得到的子细胞的基因型为。
(2)从变异的角度分析,三体的形成属于,形成的原因是。
(3)以马铃薯叶型(dd)的二倍体番茄为父本,以正常叶型(DD或DDD)的三体番茄为母本(纯合体)进行杂交。试回答下列问题:
①假设D(或d)基因不在第6号染色体上,使F1的三体植株正常叶型与二倍体马铃薯叶型杂交,杂交子代叶型的表现型及比例为。
②假设D(或d)基因在第6号染色体上,使F1的三体植株正常叶型与二倍体马铃薯叶型杂交,杂交子代叶型的表现型及比例为。
香豌豆的紫花对白花是一对相对性状,由两对基因(A和a、B和b)共同控制,其显性基因决定花色的过程如图所示:
(1)基因型为AaBb和aaBb的个体,其表现型分别是紫色和白色,若以上两个体杂交,子代中紫花植株与白花植株的比例为。
(2)若图乙是控制酶B的基因,其结构的基本单位是脱氧核苷酸。若α链为转录链,在转录过程中发生了差错,结果对酶B没有产生影响,其可能的原因是。
(3)如果酶B上有一个氨基酸是色氨酸(密码子为UGG一种),则对应的基因片段上的碱基对组成为,运载该氨基酸的转运RNA上三个碱基(反密码子)为,如果mRNA上UGG突变为UGC,则决定香豌豆的花色为。
(4)从基因控制生物体性状的角度,根据图甲可以看出:、
下图为某种真菌线粒体中蛋白质的生物合成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完成过程①需要、、等物质从细胞质进入细胞核。
(2)从图中分析,核糖体的分布场所有、。
(3)已知溴化乙啶、氯霉素分别抑制图中过程③、④,将该真菌分别接种到含溴化乙啶、氯霉素的培养基上培养,发现线粒体中RNA聚合酶均保持很高活性。由此可推测该RNA聚合酶由中的基因指导合成。
(4)用α鹅膏蕈碱处理细胞后发现,细胞质基质中RNA含量显著减少,那么推测α鹅膏蕈碱抑制的过程是(填序号),线粒体功能(填“会”或“不会”)受到影响。
一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镰刀型细胞贫血症(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患儿。在他们欲生育第二胎时,发现妻子的双侧输卵管完全堵塞,不能完成体内受精。医生为该夫妇实施了体外受精和产前基因诊断,过程如右图。
请回答:
(1)过程①是指在体外进行的处理,从而使精子与卵子结合形成受精卵;过程②称为。
(2)在对胎儿进行镰刀形细胞贫血症的产前基因诊断时,要先从羊水中的胎儿细胞提取物质③ 进行
扩增。然后用Ⅱ对扩增产物进行切割,产生多个片段的酶切产物。据此判断,
Ⅱ是一种酶。
(3)不同长度的酶切产物在电泳时移动的速率不同,形成不同的电泳条带。该家庭成员的镰刀型细胞贫血症基因分析的电泳带谱如④,据此判断胎儿为 (正常/患者/携带者)。
回答下列Ⅰ、Ⅱ题
Ⅰ.机体的免疫系统对核辐射损伤很敏感,主要表现在核辐射会诱导免疫细胞凋亡。人白细胞介素18(
-18)能促进免疫细胞的增殖和分化,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某科研小组开展了"
-18对核辐射诱导小鼠脾细胞凋亡的抑制作用"的研究,方法如下:
选取若干实验小鼠,随机分成三组:①组无辐射损伤;②组辐射损伤(60
照射,下同);③组先辐射损伤,1天后注射
-18.14天后分别取各组小鼠脾细胞进行体外培养,在培养了
后,进行细胞凋亡检测,得到的细胞凋亡相对值如下表:
组别 |
处理方法 |
0 h |
12 h |
24 h |
48 h |
① |
无辐射损伤 |
0.046 |
0.056 |
0.048 |
0.038 |
② |
辐射损伤 |
0.460 |
0.420 |
0.530 |
0.520 |
③ |
辐射损伤+IL-18 |
0.239 |
0.265 |
0.279 |
0.269 |
(1)选择脾细胞作为本实验材料,是因为脾脏是集体重要的器官。已知
-18是一种淋巴因子,淋巴因子与都属于免疫活性物质。
(2)自爆凋亡是由遗传机制决定的死亡。从表中数据可知,细胞凋亡相对值越小,说明发生凋亡的脾细胞数目从(组别)两组数据可知,
-18能够抑制脾细胞凋亡。
(3)科研小组还设置了第④组实验,方法是先注射
-18,3天后进行辐射损伤,14天后的实验操作同前三组。与第③组相比,设置第④组的目的是。
(4)在作物育种中,可用60
放出的
涉嫌使作物发生基因突变,从中筛选出优良的变异类型,这种育种方法叫做育种,其特点是(至少答出两点)。
Ⅱ.使用染色剂染色是生物学实验常用的方法,某同学对有关实验做了如下归纳:
实验 |
观察对象 |
染色剂 |
实验结果 |
① |
花生子叶细胞的脂肪颗粒 |
苏丹Ⅲ |
脂肪颗粒被染成橘黄色 |
② |
人口腔上皮细胞中的DNA和RNA分布 |
毗罗红甲基绿 |
细胞内染成绿色的面积显著大于染成红色的面积 |
③ |
人口腔上皮细胞中的线粒体 |
健那绿 |
线粒体呈现蓝绿色 |
④ |
洋葱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 |
龙胆紫 |
间期细胞不着色,分裂期细胞染色体着色 |
(1)上述实验结果的归纳,正确的有(实验序号)。
(2)实验②和实验④在染色之前,都使用了一定浓度的盐酸处理。其中,实验②用盐酸可改变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实验④用盐酸与酒精混合,对材料进行解离。在两个实验操作中,都要注意盐酸浓度,处理材料时的温度和。
(3)健那绿使线粒体着色与线粒体内膜的酶系统有关。线粒体内膜上的酶主要催化有氧呼吸的第阶反应,该反应变化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