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后,下列地区为由人口迁入地区变为迁出地区的是( )
A.欧洲 | B.拉丁美洲 | C.西亚和北非 | D.北美 |
右下图为卫星拍摄的冰山照片。图片中显示R冰山(69°24′S,100°12′E)已经从南极大陆边缘厚冰层中解体出来,它东西最宽处约13千米,南北长约24千米。目前,R冰山正在向该地区的东部海域缓缓移动。据此并读图完成下列小题。监测R冰山移动方向和速度最好采用
A.飞机跟踪 | B.遥感技术 |
C.地理信息系统 | D.全球定位系统 |
对冰山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对移动的方向进行预测主要是应用
A.GPS | B.RS |
C.GIS | D.电子地图 |
根据“因地制宜”的方针,下列地区与应种植农作物搭配正确的一组是
A.山东半岛——水稻、花生、橡胶 |
B.四川盆地——甘蔗、水稻、甜菜 |
C.洞庭湖平原——春小麦、油菜、水稻 |
D.松嫩平原——春小麦、大豆、甜菜 |
中广网北京2011年6月9日消息《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8日公布,《规划》将国土空间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和禁止开发四个区域。《规划》确定了环渤海、长三角和珠三角三个优化开发区域。结合下图完成下列小题。目前,环渤海地区在经济的持续发展中遇到的最主要制约因素是
A.基础设施建设落后 |
B.水资源短缺 |
C.矿产资源贫乏 |
D.酸雨等环境问题突出 |
目前,珠三角地区产业已经向粤东粤西粤北转移,其原因主要是珠三角的
A.基础设施不完善 | B.海外华侨投资变少 |
C.科技水平低 | D.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
在粤北、粤东、粤西建立产业转移园区将有利于
A.充分利用三地丰富的矿产资源 | B.城市人口向农村转移 |
C.节约土地,形成集聚效应 | D.促进工业向乡村地区扩散 |
我国黑、吉、内蒙古、晋、豫、皖、鄂、湘、赣等9省区被称为中部经济地带,以东是东部经济地带,以西为西部经济地带。读下图回答下列小题。读上图分析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总体说来,我国东部经济越发达的省份,城市人口比重越高 |
B.20世纪80年代以后,中部经济地带新增的特大城市数超过东部 |
C.我国西南地区的城市人口比重均在20%以下 |
D.我国中部经济地带的各省中,只有湖北的城市人口比重在40%以上 |
有关各省区城市化发展的说法,正确的是
A.广东城市化水平较高,是因为大城市扩散,促进乡镇企业发展 |
B.江苏城市化水平较高,是因为改革开放,外资企业发展 |
C.黑龙江城市化水平较高,是因为资源丰富,国有大中型企业发展 |
D.西藏城市化水平高,是因为边境贸易发展带动城市建设 |
下列关于我国南北居民建筑差异的说法,你认为符合实际的是
A.南方因为全年平均太阳高度角大,所以南方的民区建筑坐北朝南,方向感较强 |
B.如果只考虑楼房采光,我国北方的楼间距离理论上比南方要小 |
C.从北到南,民区的房顶坡度逐渐增大,房檐逐渐加宽 |
D.北方因为多冰雹,所以住房墙体较厚,而南方多雨所以墙体较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