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洋流对地理环境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澳大利亚东岸气候特点,受沿岸寒流的降温减湿的影响很大 |
B.顺洋流航行,可以增加航行速度和时间,从而节约能源,降低运费 |
C.北大西洋暖流的增温增湿对西欧海洋性气候的形成有显著作用 |
D.北太平洋渔场和秘鲁渔场均位于寒暖流交汇处附近 |
一个地区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主要受到下列哪个因素的影响 ( )
A.生产力水平 | B.社会福利 | C.文化观念 | D.自然环境 |
表1-1是1953-2000年江苏人口变化情况。据此回答7~8题
表1-1
年份 |
总人口(万人) |
每百万人中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例(%) |
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 |
家庭户规模(人) |
1953 |
3767.29 |
4.49 |
14.78 |
4.19 |
1964 |
4452.21 |
3.71 |
14.83 |
4.09 |
1982 |
6052.11 |
5.55 |
15.82 |
3.91 |
1990 |
6705.61 |
6.79 |
21.24 |
3.66 |
2000 |
7438.01 |
8.76 |
41.49 |
3.23 |
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生产力大发展后,人口再生产的类型是 ( )
A.原始型 | B.传统型向现代型转变过程 | C.传统型 | D.现代型 |
当前,世界上人口与环境的主要矛盾是人口增长过快,环境承裁量受到的压力过大,生态系统遭到破坏,有失去平衡,导致恶性循环的危险。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第十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积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按照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要求,做好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回答4~6题:
世界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顺序是
A.原始型-传统型-现代型 | B.传统型-现代型-原始型 |
C.原始型-现代型-传统型 | D.传统型-原始型-现代型 |
、下图1为某地区的平面图,图2为图1中河流R的纵剖面图,表1为图1中P地的月平均温度和月平均降水数据。据此回答1~5题。、根据表2的气候数据,判定P地所在的地区属于:
A.亚热带 | B.热带 | C.季风气候 | D.大陆性气候 |
.河流R的水源补给主要来源于:
A.夏季降水 | B.春季降水 | C.深层地下水 | D.地下水 |
.近年来,河流尾闾地区的农业区不断缩小,尾闾湖基本消失,主要原因可能是:
A.中上游地区工业生产发展 | B.臭氧层空洞 |
C.中上游地区沙尘暴增加 | D.中上游地区城市用水量增加 |
.近年来,分布于冲积—洪积扇前缘的泉水大量消失,主要原因可能是:
A.温度下降 | B.温度升高 |
C.上游森林被大量砍伐 | D.过量灌溉 |
.协调本地区发展和环境之间关系的途径有:
A.增加移民 | B.提高人口素质 | C.扩大耕地面积 | D.保育天然植被 |
“西气东输”工程对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有利影响有( )
A.扩大消费市场,弥补能源不足 | B.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
C.有利于改善环境,减轻污染 | D.有利于带动沿线地区经济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