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水果玉米(即超甜玉米)起源于南美洲印地安玛雅民族地区,欧美国家栽培广,近些年引入中国栽培。它可生食,也可煮熟吃,剥下籽粒能做菜,是一种新兴休闲保健营养食品。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我国北方水果玉米在品质和甜嫩程度上均优于南方,其原因是           

A.热量较充足 B.生长周期长 C.水源较丰富 D.土壤较肥沃

水果玉米栽培时须与其他作物隔离300米以上,其最主要目的是 

A.方便耕地浇灌 B.利于作物通风 C.保证玉米品质 D.增加光照强度

目前以水果玉米为原料的加工制成品主要有:真空保鲜果穗、速冻果穗、甜玉米浆、甜玉米汁等蔬菜、饮料制品。该类企业布局除了要考虑原料外,其次要考虑的因素是

A.水源 B.市场 C.交通 D.技术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影响农业区位因素 影响工业区位因素 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与发展特点 旅游资源的开发条件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读我国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回答问题。

有关图中区域环境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图中自然保护区以保护亚热带季雨林为主 ②地处山区,多生产力低下的坡耕地
③经济发展水平高,资源开发程度低 ④地形条件复杂,旅游资源丰富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②③

在我国江南丘陵发展立体农业不利于(  )

A.充分发挥丘陵山地土地资源的潜力
B.减少有限耕地的压力,转移闲置劳动力
C.改善环境,建立良性生态循环
D.实现大型机械化生产

结合我国四个不同的区域:①客家方言区、②东北地区、③华北平原、④浦东新区,完成问题。
上述四个区域的概念,是按单一指标划分的是(  )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内蒙古自治区的呼伦贝尔市、兴安盟、通辽市、赤峰市和锡林郭勒盟(蒙东地区)与东北三省黑、吉、辽同被划为东北地区的原因是(  )

A.两者的位置相邻,地理特征一致
B.便于统一规划布局
C.从区域的整体性上看,两者在自然、人文地理特征方面具有很大相似性
D.从区域的开放性上看,东北地区的产业向蒙东转移

1996年7月的洪水,造成洞庭湖两岸的直接经济损失近500亿元。近几十年来,洞庭湖有效蓄洪能力急剧下降。1954年能蓄水314亿立方米;1983年能蓄水187.4亿立方米;1998年只能蓄水170亿立方米。据此回答问题。

19世纪中期洞庭湖水系图   20世纪初洞庭湖水系图
洞庭湖对长江及其支流的作用是(  )

A.汛期时可以延缓、削减洪峰
B.可增加流域的径流总量
C.降低河流水位
D.对枯水期流量没有影响

近50年来,洞庭湖水系的最大变化是(  )

A.面积减小,深度变化不大
B.面积减小,深度变深
C.调节洪水的能力变大
D.调节洪水的能力变小

要改变这种状况,当前可采取的措施是(  )

A.在长江中下游地区植树造林
B.退田还湖
C.在流域内的低山丘陵开挖梯田
D.在出湖河道口筑坝拦沙

读某区域图,图中甲、乙、丙是重要的农业区,完成问题

甲地的建筑物(  )

A.多平顶房,以大型聚落为主
B.多斜顶房,以中小型聚落为主
C.多平顶房,聚落密度小
D.多斜顶房,聚落密度最大

甲地区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主要是(  )

A.全年高温,干湿季分明
B.土层深厚,土壤肥沃
C.多地下水和冰雪融水
D.光照虽弱但日照时间长

丙地区与乙地区相比,其发展农业的不利条件主要是(  )

A.灌溉条件较差 B.日照时间太长
C.气温较低,热量不足 D.土壤盐碱化严重

该图为某岛自然带或植被分布范围及其变化图(图中a为两种自然带或植被的分界线)。读图回答问题。

该岛Ⅰ地区的典型植被是(  )

A.落叶阔叶林     B.针叶林
C.苔藓和地衣 D.冰原

近年来,该岛上的这一典型植被分布范围不断北移,其主要原因是(  )

A.紫外线辐射减弱
B.全球气候变暖
C.土壤肥力增大
D.人类的不断移栽

该岛上Ⅰ、Ⅱ地区自然带类型不同,造成这种区域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形 B.热量
C.降水 D.海陆位置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