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淮河流域水稻生长期间的降水、日照、温度适宜度分布图,适宜度数字在0—1之间,越高越有利水稻生长,完成下列各题。影响水稻降水适宜度分区的主要因素是
A.纬度 | B.地形 | C.植被 | D.夏季风 |
据图分析,水稻气候适宜度最弱的区域是
A.丁 | B.乙 | C.丙 | D.甲 |
下图(图四)表示地理环境的物质循环示意图,读图完成14~15题。若此图表示海陆间水循环,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分别表示海洋水、大气水、地表水、地下水 |
B.从多年平均状况看,参与循环的水量e=a=b+c=b+d |
C.c过程受降水强度、植被、地面坡度等因素的影响 |
D.南水北调工程体现了人类活动对e环节施加的影响 |
若此图表示地壳物质循环(提示:c表示外力作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桂林地区的喀斯特地貌属于②类岩石 | B.花岗岩和玄武岩属于④类岩石 |
C.②类岩石的形成与生物活动有密切关系 | D.a过程可以表示冷却凝固作用 |
下图(图三)为某山峰植被垂直带谱,读图回答12~13题。关于该山峰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山脉可能为南北走向 | B.该山峰可能位于安第斯山脉南段 |
C.该山峰可能位于天山山脉 | D.该山脉可能位于南半球 |
关于该山峰垂直自然带的叙述正确的是
A.山地草原带只分布在南坡 |
B.山地针叶林带只分布于北坡的原因可能是距离海洋近 |
C.该山地的雪线高度南坡低于北坡 |
D.该山体位于阳坡的垂直自然带分布的海拔比阴坡高 |
下表为澳大利亚甲、乙两城市某一天的日出、日落时刻(北京时间)统计表。据此回答9~11题。
城市 |
日出时刻 |
日落时刻 |
甲 |
4:30 |
18:27 |
乙 |
6:24 |
20:11 |
根据表中信息判断,甲地位于乙地的
A.东北方向 | B.西北方向 | C.东南方向 | D.西南方向 |
这一天,当天安门广场上的五星红旗冉冉升起后,旗杆的影子将朝向
A.东北方向 | B.西北方向 | C.东南方向 | D.西南方向 |
当甲地日出时,地球上两个日期的分界线理论上除了180°经线外,还有
A.0°经线 | B.52.5°E经线 | C.79°W经线 | D.101°W经线 |
图中(图二)甲、乙两幅图表示世界著名三角洲,读图回答6~8题。有关图中两条河流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两河河口均有全国最大的港口 | B.两河流水能资源均十分丰富 |
C.两河口区降水季节相同 | D.两河流均为当地农业重要的灌溉水源 |
形成这两个三角洲的河流中下游地区均盛产的农作物是
A.棉花 | B.黄麻 | C.水稻 | D.小麦 |
比较甲、乙两图所采用的比例尺的大小
A.甲大于乙 | B.乙大于甲 | C.甲、乙相同 | D.无法判断 |
读某地一月平均气温分布图(阴影部分为陆地)(图一),回答3—5题。造成图中M、N两处等温线发生明显弯曲的主要因素分别是
A.海陆分布、纬度位置 |
B.太阳辐射,地形 |
C.大气环流,下垫面 |
D.洋流,地形 |
图中M、N两点的实地距离约为
A.700km | B.550km | C.1100km | D.850km |
a岛上等温线的值最有可能为
A.0℃ | B.-5℃ | C.2℃ | D.-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