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地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不丹是亚洲幸福指数最高的国家,这里旅游资源极其丰富,且极具特色,是全球最热门的旅游目的地之一,但真正前往旅游的人却不多,因为该国政府实行严格的限制性旅游政策。
(1)据图文材料说明,与其他著名旅游胜地相比,该国旅游资源的特色表现在哪些方面?
(2)该国为什么要实行严格的限制性旅游政策?
图a为缅甸部分区域示意图,图b为伊洛瓦底江①地的年水位变化图,图c为图a中②③两地的气温和降水量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结合图b简析伊洛瓦底江的水位变化特征,说明①地最高水位年内变化曲线出现双峰形的原因。(3分)
(2)说出②③两地农业生产自然条件中的限制因素及应采取的措施。(4分)
(3)目前正在铺设④地至中国昆明的油气管线。简析④地作为该油气管线起点的区位条件。(3分)
阅读下列图文资料,回答问题。(10分)
“以大城市为依托,以中小城市为重点,逐步形成辐射作用大的城市群,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是我国近期城市发展政策内容之一。
地区经济综合发展水平指数主要是依据包括GDP、产业结构、对外贸易、人均收入、文化教育、土地利用等方面从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发展活力以及经济发展潜力角度衡量的结果。
(1)分析长三角城市群的形成自然条件。
(2)苏州和嘉兴与城市群首位城市上海距离相近,自然条件与农业基础相似,分析近年来两城市经济发展的差异及其成因。
(3)为把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建成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提出可行性建议。
下面上图为“某地区城市发展变化示意图”,下图为“G城人口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根据上图归纳出1950~2007年间该地区城市发展变化的特征。
(2)根据上图简述E城发展成为大城市的主要优势区位条件。
(3)根据下图描述2007年与1986年相比,G城人口变化的特点,并简述这种变化趋势可能带来的问题和影响。
(10分)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国家人口计生委发布的《2012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指出,当前,我国的城镇人口比重超过50%,流动人口规模达到历史新高。2011年,我国流动人口总量已接近2.3亿,占全国总人口的17%。
材料二 2010年我国跨省流动人口地区构成情况
2010年我国跨省人口流动迁出地区构成 2010年我国跨省人口流动迁入地区构成
材料三 2010年我国流动人口城乡结构
材料四 2010年重点地区流动人口性别年龄金字塔
(1)结合材料分析我国目前人口流动的主要特点。(3分)
(2)现阶段我国人口大规模流动的主要原因。(3分)
(3)目前我国处于城市化过程的哪个阶段,该阶段容易产生的城市化问题有哪些。(4分)
图为我国某地等高线图,下表是该地气候资料。
月份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气温(°C) |
6.5 |
9.0 |
13.0 |
18.0 |
22.0 |
25.0 |
27.5 |
27.5 |
23.0 |
18.0 |
13.5 |
8.0 |
水量(mm) |
16 |
17 |
31 |
74 |
118 |
148 |
177 |
139 |
141 |
84 |
39 |
18 |
(1)描述该地区气温的季节特征。
(2)分析该地区气候可能给农业生产带来的不利影响。
(3)该地计划在图幅所示东北部修建水库,水库最大蓄水量时水面高程不超过390米。你是否赞成在该地修建水库?请依据图表信息说明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