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改革是由问题倒逼而产生,又在不断解决问题中而深化,要有强烈的问越意识。”强化问题意识,就是要

A.统筹兼顾,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B.把握特点.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C.抓住主流,把握事物的性质和发展方向
D.承认矛盾.在分析解决矛盾中促进事物的发展
科目 政治   题型 单选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2013年12月16日13时04分,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巴东县发生5.1级地震。为应对救灾需要,湖北省减灾备灾中心向巴东、秭归等重灾地区调运3500床棉被、3500件棉衣、100顶帐篷。这些物资:()

A.是商品,因为它们具有使用价值  
B.是商品,因为它们是劳动产品
C.不是商品,因为它们没有用于交换,没有价值
D.不是商品,因为它们没有使用价值但有价值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善于运用底线思维方法,凡事从坏处准备,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做到有备无患、遇事不慌,牢牢把握主动权。这种思维方法蕴含的哲学智慧有
①创造条件促使矛盾斗争性向同一性转变
②凡事从坏处准备必然能收获最好的结果
③发挥主观能动性,提高对事物变化发展的预见性
④把握事物质变的节点,防止不利质变的发生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我国古代青花瓷绘画装饰清秀素雅,各个时期均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其中,元青花绘画精美生动,其纹样特点既带有一些西亚美术的装饰形式,又带有浓厚的我国民间图案的面貌,布局繁密,风格华丽,与当时织金锦的图案和效果极为相似。元青花的特点表明
①事物之间联系的客观性制约着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②任何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离不开特定的历史条件
③矛盾的特殊性构成了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特殊本质
④实践活动的社会历史性决定着认识活动的无限性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②④

体内平衡法则是指生物体能够调控自身内部环境。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大自然赋予人类躯体自动保持体内各种稳态的能力。然而,环境污染、不良生活方式等因素易引发人体内能量、营养素、激素、微生态等方面的生化失衡,破坏原有稳态。这表明
①人为事物联系比自在事物联系更具有破坏性
②外部因素能引起事物内部联系的改变,影响事物性质或状态
③内部与外部环境的联系是维系人体原有稳态的必要条件
④人类在调控体内平衡方面并不比其他生物体具有更多主动性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研究发现,大部分普通情绪会引起强烈的身体感受,不同情绪在身体上形成的感受图形各不相同。然而,不管是西欧人还是东亚人,人们的身体情绪图却表现出跨文化的一致性,这显示情绪及其相应的身体感受有着共同的生理基础。这一发现佐证了
①西欧文化和东亚文化存在着共同的物质基础
②意识能够能动地调节人体的生理活动和过程
③意识活动的主动创造性是人能够认识世界的基础
④不同的人的情绪运动中存在着普遍性的规律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